良久后,赵元佐注视着帘内女子影影绰绰身形,徐徐开口:“想必姑娘也知道,如今
被禁足于王府中,与囚徒无异,父皇虽未削去
王爵,但已是前途渺茫。”
竹帘后依旧沉默,冯子璿身姿端然,大袖衣袖角委地,腰悬玉珂瑶佩纹丝不动。
赵元佐又道:“慢慢苦海,元佐人渡过即可,不敢累姑娘同行。”
冯
地强调道,“不争。”
赵炅凝眸审视她,真是要对她肃然起敬。她以这“不争”二字,既表明
她及其家族对元佐
心态境况
如指掌,不惧元佐失势,仍对其十分欣赏,也是在暗指冯氏在大宋国君面前选择和坚持
“不争”之德,再次向他表达家族
臣服。
他于这瞬间放弃
劝她解除婚约
想法,微笑着看向身边
李清瞳:“你为大哥择
新妇,真不错呀。”
李清瞳怔,仓促地笑
笑,朝他欠身,道:“冯家小娘子出自公侯之家,自然高才淑德,有邦媛之姿。臣妾也舍不得她另适他人,只是大哥尚在病中,据说旁人
提亲事他便烦躁癫狂,恐怕不会答应如期成婚。”
赵炅沉吟不语。冯子璿见状再拜,道:“妾斗胆,有不情之请:望官家允妾与楚王隔帘相见,若楚王表示不愿与妾成婚,妾必将禀明母兄,同意退婚。”
赵炅答应冯子璿请求,让李清瞳安排她与赵元佐相见。赵元佐整日郁郁寡欢,原不领命,但李清瞳让周怀政传话:“冯家小娘子表示楚王不嫁,定要大王亲自向她说明退婚意愿,她才从命。”
赵元佐不愿成婚,是难舍与刘娥之情,
是亦觉冯子璿是个好姑娘,而自己处境堪忧,让她嫁过来倒是拖累
她。而听周怀政如此说,赵元佐暗忖,
味拖延下去只怕耽误
冯子璿终身,不如趁早表明退婚之意,让她断念。遂同意入宫,与冯子璿隔帘相见。
李清瞳请二人进至后苑水榭,让冯子璿坐在自己身侧,赵元佐与她们面对面席地而坐,两厢间垂着道竹帘。
三人寒暄后,赵元佐与冯子璿均默默无言。李清瞳自觉他们顾及自己在场,不便畅言,遂借口身怀六甲,不耐久坐,然后起身,在两名内人搀扶下出
水榭。门外侍立
小黄门迎上前来,请示是否该将门虚掩,李清瞳摇摇头,默然朝外走,走得两步,又不禁回头看看。
水榭内寂静无声,帘相隔
两人均正襟危坐而无言,代替他们拂过彼此眉目
是博山炉中逸出
百和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