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又有个年长
羌女却神秘兮兮地说,也许不是对她们感兴趣,而是对羊感兴趣……然后就说起
个笑话,说是
些在边塞驻守
秦卒因为常年没有女人,只能对母羊下手。
“噗。”
这个笑话口味太重,黑夫口酪浆喷出,还呛到
自己。
不过,那些羌女倒也没说错,他确是对她们
羊,还有羊毛感兴趣……
其实类似场面,早在数日前,李信与黑夫率部抵达枹罕塞上游
“积石山”,替秦始皇祭祀中原人认为
“河源”时,便已见过
次。
秦始皇二十七年六月中旬,宽阔大河南岸,身上黑白相间
长毛羌羊被强壮
羌人男子按倒在地,它们四蹄被绑紧,害怕得咩咩直叫。
不过迎接这群羊并非锋利
铜刀,而是
群披散头发
羌女,她们手里是骨制
羊毛梳,将羌羊身上即将脱落
长毛
铰下来,放在皮口袋里,待下午再去河边洗净……
年龄不羌女们
边干着每年要做两遍
活,
边望向远处观察她们
秦吏,毫不避讳地大声议论,并不时发出
阵大笑。
“她们在说什?”
黑夫唤来骑将羌璜,他祖上亦是羌人,虽然北地羌与陇西羌口音有差异,但大致能听懂。
所谓“羌”,便是”西戎牧羊人:
意思,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但已驯养出
类似后世绵羊
长毛“羌羊”(甘加藏羊),并发展出较为成熟
羊毛纺织技术。
这种或黑白相间,或全黑,或全白羌羊每年秋冬长出长毛,来年春夏天气渐热便褪去。
根据这种习性,羌女们在春夏两次铰毛,细密竹篦梳子从羌羊身上,将已脱或将脱
粗绒梳下来,洗净并用弓弦弹松后,便能搓成粗毛线纺织
。
想想也是,中原和南方大量种植葛、麻,还有蚕丝来做衣裳,羌地可没这些东西,若不想冻坏,只能从动物皮毛上打主意。而当地海拔高,温度低,动物普遍披挂身厚厚
绒毛,早期可能直接剥皮御寒,慢慢地也创造出
毛纺织
工艺,较粗
毛织成毯子、毡帐,较细
毛织成衣裳御寒。
这种毛布亦是羌地特产,在《禹贡》中称之为“织皮”,每年向秦进贡。但中原没那冷,贵族百姓穿贯
葛麻丝帛,反而嫌弃羌戎
羊毛衣粗糙,还有
股难以除去
羊膻臭——就像那些铰毛羌女身上永远无
“右庶长当真想听?”羌璜忍俊不禁。
“你只管说。”
黑夫坐在河水边毡帐外,喝着已经渐渐习惯
酪汁,加点糖
话,味道就跟甜牛奶差不多,难怪河对岸
月氏王侯们那
喜欢红糖。
“那可说
。”
羌璜说,那些羌女在议论,这些黑面秦吏已经连续观察她们两天,莫不是看上
谁,想要睡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