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来,事情就变得简单,这是个加减法问题,是继续置若罔闻,每年白白损失上千劳动力。还是让那些殉葬奴隶侍婢们活下来,相互婚配,则会多出不少新生儿。
赵无恤在文中疾呼道:“所以,边支持人殉,边以这种做法追求增加人口,就好像使人伏身剑刃而寻求长寿,又好像想去往南方,却令车夫朝北边驾驶样,只会适得其反!”
“小子听说,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这些贤王丧礼,都极为简单,没有殉人。是效法圣王而治,还是对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不闻不问,小子敢请父亲抉择!”
而推行这项“止从死”禁令方式,现实主义者赵无恤也早为赵鞅谋划好:先在下宫及周边几个乡邑执行,看成效和反对意见是否过大,再推而广之到其余大县上。
他还设想此举成效:除部分保守旧贵族会反对外,赵氏却能得到全天下开明士人赞扬,获得尊周礼好名声,还能被奴婢臣妾,以及野人们感恩戴德,为之前驱效死。
狭,人口少,赵氏就会落于下风。
君不见,居于虢桧之地郑国,因为地狭人少,虽然在春秋早期有郑庄公小霸,胆敢在繻葛之战中射周天子肩,纵横中原无人能掠其锋芒,然而却不持久。而齐国拥有广袤国土和众多人口,所以才能后来居上,成为首霸。即便后来因为内乱而失霸,但基数摆在那里,国君再作死,也长期把持着天下第三强国席位。
其余晋、楚等莫不如此,有足够人口支持,才能出动四五千乘兵力威服诸侯。
既然人口如此重要,那增加人口方法有哪些呢?赵无恤认为,其中项就是禁止殉葬!
“诸侯、卿族死后所杀殉葬者,多数百,少数十;士大夫死后所杀殉葬者,多数十,少数人。”
当然,文中还有
每年每家殉葬个把人不算什,但要是把赵氏所有领地加起来,所有士大夫、国人殉人数量加起来呢?据计吏侨估算,赵氏诸领地合计,每年几乎都要殉千人左右!
量变导致质变,以前只是零零散散地听闻,从未有人统计,所以赵鞅满不在乎。而现在不仅是他,连不少家臣都意识到,每年殉杀千人,这大数字,即使是地位卑贱隶妾奴婢,也实在是有伤天和!
何况,还有更现实东西,比如说,赵氏平均每年人口增长又是多少呢?
计吏侨手中有现成数据,赵鞅也依稀记得,他亲手控制五个大县,外加下宫,去年增加口数,也就两千余人,整个赵氏十三县加块,也不过五千。
两者对比,不用无恤明说,众家臣就明白过来,原来以活人殉葬,会让赵氏大宗控制人口增长减缓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