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安转过身,摆摆手,
道;
“献与燕人吧。”
……
“王爷,奴才念完。”
“未能成功,那好点结果,就是大军再度撤回三郡。”
“坏……坏点呢?”
谢玉安闭上眼,
道:
“你家有拓印本吧?”
“吾辈当尽吾辈之责。”
谢玉安缓缓地吐出口气,
面向北方,
感慨道:
“当年燕国不惜以疲敝之国力,甚至以皇子之死栽赃大楚,也要发动起对大楚国战,其目,就是为这座镇南关。
修史者最高所愿,非修诸侯史书,乃修天下史。”
“这些,是孟师与你说?”
“不,是从爷爷归楚后所著本书中看所知。”
“书呢?”
“爷爷去世后,此书呈交与陛下,陛下下旨,禁止刊印发散。”
楚人,楚国打大胜仗,孟师泉下有知,怎会不喜?”
“都督,爷爷曾修四国史书,其实,在爷爷心中,他认为自己是夏人更甚于楚人。”
“呵呵。”
谢玉安倒是没因为这句话而生气,反而笑起来,道:
“倒是能懂这句话意思。”
黄公公将手中卷轴闭合,先前他念,是熊廷山派人送入镇南关中檄文。
“以熊氏皇
“什?”
“没有?”
“没有,但……都背下。”
“誊抄出来。”
“这……”
这座关,于楚人而言,实在是太过重要,也太过沉痛。
夺回它,大楚才有资格重新立起来。”
“都督……”
“有什话尽管说尽管问,这是当年孟师教导时说过话。”
“都督,若是此战,未能成功呢?”
谢玉安点点头,道:“理所应当,孟师这书,不该出现在此时大楚,其实更适合出现在对面燕国。
若是此番战事得以顺利,若是大楚能从燕人压力之下挣脱站起,国运能得大势,那此书,就能从皇室封存之中,取出加以供奉。
在孟师眼里,或许他巴不得这场仗,大楚败,且要败得彻底吧。
孟师不在乎到底是谁家统这诸夏,在乎是,诸夏何时能再真正统。”
“正是因为不理解爷爷这个想法,才会出现在这里,觉得是楚人,理所应当地站在这里,为大楚而战。”
“在爷爷眼里,燕国,是燕侯之国,晋国,是晋侯之国,大楚,是楚侯之国,其余诸多小国,连同那乾国;
也是诸夏诸侯之国。
自大夏分崩以来,天下纷纷扰扰,所谓国之战,乃诸侯之战,为诸夏之内战;
而燕对蛮族,晋对野人,大楚对山越,甚至是乾对西南土人,这些,才算是外战。
爷爷这辈子,耗尽半生心血,修四国史书,看似圆满,实则遗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