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勇敢翰林名叫徐阶,时年二十七岁。这是他漫长人生中第次斗争,也是最为勇敢次。
勇敢,注定是要付出代价。
张璁又次用行为证明,他是个不折不扣小人,第二天,他就找到都察院,希望严惩徐阶,其实徐阶只是表达自己意见
“久闻张大人起于议礼,言辞不凡,今日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句话十分厉害,所谓“起于议礼”,不但说他来路不正,还暗指张璁先生学历低,成绩差,没有干过翰林。
果然,张璁听就跳起来,也不顾形象,破口大骂道:
“你算什!竟敢背叛!”
这是个严重警告,意思是满朝都是人,你最好乖乖听话。
嘉靖九年(1530)末,张璁心理疾病达到顶峰,为能够获得皇帝认可,他突发奇想,竟然把主意打到死人身上。
偏偏这个死人还非常有名——孔圣人。张璁表示孔老二名不符实,没有为社会做出具体贡献,应该除掉封号,降低身份。
这实在是个比较离谱事,包括张璁在内,大家都是读孔圣人教材才考上功名,这种和尚拆庙缺德事情只有张先生才想得出来。
可是事到临头,*员们似乎都集体哑巴,谁也不出头拉孔老二把,可见他们脑袋都非常清醒:死人可以不管,活人不能得罪。
对于这场景,张璁十分满意,绝对权势会带来绝对服从,他深信不疑。
首辅大人如此,bao跳如雷,周围人都捏把汗,桂萼出于好心,不断向此人使眼色,可这位兄弟似乎是打算把理论进行到底,慢条斯理地作出回答:
“依在下看来,所谓背叛均出自依附,可是并未依附过阁下,背叛又从何谈起?”
说完,行礼,走人。
所有人都被镇住,目送着英雄离去,而站在中间张璁却已经气得浑身发抖,大吼声:
“不教训你,首辅就不干!”
但没过多久,沉默就被打破,位年轻翰林挺身而出,提出反对。
张璁开始没有在意,但当他看到反对奏章时,才意识到这次麻烦大,很明显,这位翰林是个理论性人才,他引经据典,列出八条理由推证废除封号行为错误,理论充分证据确凿,矛头直指张璁。
无奈之下,张璁在朝房约见这个不听话人,开始还好言相劝,多方诱导,可这位翰林软硬不吃,张璁急,问他到底想怎样。
回答很简单:只是要个说法。
说不通,就开始辨,张璁本来是辨论好手,但这次也遇上对手,无论他说什,总是被对方驳倒,气得不行张璁失去理智,开始高声叫喊无理取闹,却只得到这样句回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