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韩良是下功夫,因为在这份奏疏里,他依然没有说出名字,却列出几种人贪污行径,并希望有关部门严查。当然,他也知道,这样是不过关,就列出几个人——已经被处理过人。
反正处理过,骂绝祖宗十八代,也不要紧。
这封极为滑头奏疏送上去后,崇祯没说什,只是下令在平台召集群臣,再次开会。
刚开始时候,气氛是很和谐,崇祯同志对韩良说,你文章里提到那几个人,都已经处理,就不必再提。
然后,他又很和气地提到韩良奏疏,比如他曾经拒绝红包,达几百两之多优秀事迹。
王永光很不爽,自打听到这封奏疏,他就不爽,因为他是吏部尚书,管理人事,说朝廷贪污成风,也就是说他管得不太好,所以他决定教训韩良同志。
这下韩御史抓瞎,因为他没法开口。
自古以来,所谓集体负责,就是不负责,所以批评集体,就是不批评。韩御史本意,也就是批评集体,反正没有具体对象,没人冒头反驳,可以过过嘴瘾。
现在定要你说出来,是谁贪污,是谁受贿,就不好玩。
但崇祯似乎很有兴趣,当即把韩良叫出来,让他指名道姓。
还坦白,自己身为言官,几个月之内,已经推掉几百两银子红包。
崇祯感动,这都什年月,还有这样人啊,感动之余,他决定在平台召开会议,召见韩良及朝廷百官,并当众嘉奖提升。
皇帝很激动,后果很严重。
因为韩良同志本非好鸟,也没有与贪污犯罪死磕到底决心,只是打算骂几句出出气,没想到皇帝大人反应如此强烈,无奈,事都干,只能硬着头皮去。
在平台,崇祯让人读韩良奏疏,并交给百官传阅,大为赞赏,并叫出韩良,提升他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戏演完,说正事:
“是谁送钱给你!说!”
韩良同志懵
韩良想半天,说,现在不能讲。
崇祯说,现在讲。
韩良说,写这封奏疏,都是泛指,不知道名字。
崇祯怒:你个名字都不知道,竟然能写这封奏疏,胡扯!五天之内,把名字报来!
事儿大,照这搞,别说升官,能保住官就不错,韩良回去,在家抓狂五天,憋得脸通红,终于憋出份奏疏。
原本只是七品,转眼,就成四品。
研读历史,曾总结出条恒久不变规律——世上事,从没有白给。
韩良同志还没高兴完,就听到这样句话:
“此文甚好,希望科臣(指韩良)能指出几个贪污人,由皇帝惩处,以示惩戒。”
说话人,是吏部尚书王永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