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个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说法,左良玉是个难得人才,很快就会出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般说来,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他没下去,明朝亡,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自己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脸。
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巡抚,是个水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套,听说敌人来,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夏兵都被他拉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毛病,喜欢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乱七八糟,还没等他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他决定换人,换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人——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年时间,就升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左良玉身世,是非常秘密,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这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玉去当兵,小兵。
他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时候,就已经混到都司。
顺便说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个偶然机会。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次机缘巧合,遇到个人。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但按崇祯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带为基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