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肖要出版诗集。他朋友们多年来直催促他快把诗集出版,但他性情疏懒,始终没有采取必要步骤。面对他们劝说,他总是回答说,在英国对诗歌爱好已不再流行。你花费多年心思和劳力才出版本书,但在批类似诗集中,它只能得到轻描淡写两三行评语,卖掉二三十册,剩下只好被化成纸浆。他早就没有举成名欲·望。与所有其他事物样,名望也只是种幻想。可是,他个朋友却已着手处理这件事。这个人是个文人,名叫伦纳德·厄普约翰。菲利普以前跟克朗肖在巴黎拉丁区家咖啡馆里见过他两回。厄普约翰身为批评家在英国颇有声望,同时也是大家公认法国现代文学阐述者。他长期生活在法国那些致力于把《法兰西信使》办成当时最生动活泼评论刊物人士中间,只消简单地用英语把这些人士观点表达出来,他在英国就赢得见解新颖独到声誉。菲利普曾经读过他些文章。他通过忠实地模仿托马斯·布朗爵士[1]笔调而形成自己风格。他写句子相当复杂,但经苦心安排,倒还平稳;用都是些陈旧但华丽辞藻,这就使他文章显示出独特风貌。伦纳德·厄普约翰说动克朗肖把全部诗作都交到他手中,他发觉这些诗作足够出部篇幅不小诗集。他答应要利用自己对出版商所具有影响。那会儿,克朗肖手头拮据,需要用钱。自从患病以来,克朗肖发觉自己很难像以前那样不停地写作,他弄来几个钱勉强够付酒钱。厄普约翰写信告诉他说,这家或那家出版商尽管都称赞他诗作,却认为不值得予以出版。这时候,克朗肖心倒被说动,于是他写信给厄普约翰,反复强调他已到囊空如洗地步,并催促厄普约翰再花些气力。既然他不久就要死,就想在自己身后留下部出版作品,况且,在内心深处,他总觉得自己写下伟大诗作。他期望自己有朝日会像颗新星似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他辈子都把这些美妙珍品藏在自己心底,但在行将告别世界,再也用不着这些珍品时候,满不在乎地把它们奉献给世人,倒也不无值得称道之处。
[1]托马斯·布朗爵士(1605—1682),英国医生、作家。
伦纳德·厄普约翰来信通知说有家出版商已经同意出版他诗集,因此克朗肖决定马上返回英国。通过番神奇巧妙说服工作,厄普约翰使克朗肖同意把预付版税中十英镑交给他。
“注意,是预付版税,”克朗肖对菲利普说,“弥尔顿那会儿才拿到十英镑现钱。”
厄普约翰答应为克朗肖诗作写篇署名文章,同时还要邀请那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