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本来要逮捕捷豹那队?”
“正是。”
“合作没问题吗?”
事件,便得单靠你们。”关振铎环顾指挥中心,说道。
所谓“指挥中心”,不过是嘉珲楼旁边栋唐楼二楼寓所。在这个不足四百平方尺房间,除指挥官高朗山总督察外,只有三名探员,位元负责监察传呼讯息,位元负责跟外面埋伏成员联络,最后人担当支援跑腿等等。指挥中心窗户对着嘉辉楼南翼出入口,但嘉辉楼构造,增加部署难度。
嘉辉楼于五○年代建成,楼高十八层,每层有三十个单位,曾是旺角与油麻地区有名住宅大楼,吸引不少中产阶级家庭居住。在七年代末开始,由于社区发展重心迁移,以及大厦本身老化,嘉辉楼不复昔日光彩,渐渐变成栋品流复杂商住两用大厦。嘉辉楼有三成单位被用作非住宅用途,从裁缝店、中医馆,发廊、贸易行、到安老院甚至佛堂都有,另外也有不少影响治安按摩店,联谊会、小型宾馆、楼凤?等等。
然而这种组合成为警方噩梦。
因为是大型屋宛,嘉辉楼光在楼已有三个通往大街出入口,分别在南翼、中间和北翼,而大楼有六部电梯、三道楼梯,每膊走廊迂回曲折、窗户少通路多,变成罪犯潜藏温床。由于拥有不少商户,大楼保安措施扰其松散,管理员对访客不闻不问,在此出入陌生人多不胜数。藏匿大楼歹徒,可以利用环境摆脱警员,即使不利用那三个出口逃走,也可以从二楼跳窗离开。嘉辉楼最南端和最北端相距足有百公尺,警方要进行搜捕,必须动用大量人手,否则极其吃力。
“外面还有十二位同事,除非是正面冲突,否则应该足够应付。”高朗山用拇指向窗外指指,“换成般大厦,这人手足够夷平目标地点,偏偏遇上嘉辉楼。”
“分三队守住三个出口吗?”曹坤问道。
“基本上是,还有队在街道对面文昌中心顶楼,那儿可以看到目标单位外面走廊,勉强能透过窗户进行监视。”高朗山指指告示板上地图。他猜想石本添刻意选这个房子当巢穴,目标单位外楼宇不够高,无法直接看到室内环境,警方只能在文昌中心隔着老远监视,而且看到只是走廊隅。高朗山考虑过派人到目标单位外放哨,但对手是石氏兄弟,这做法就太危险,轻则打草惊蛇,重则害手下丧命。
“调配总区重案两队人马吗?”关振铎问。外面十二人,指挥中心有四人,如果没有要求CIB派出狗仔队或总区行动部支援,这人手足有两队。
“不,只有西九重案组第队,其他分队有案子在处理。另队是旺角分区重案第三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