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逸华执掌邵氏大权开始。
邹文怀先生负责邵氏制片时候,邵氏根本没有电影预算说法,虽然给工作人员薪水偏低,但在电影制作上却舍得花钱。而等到方逸华女士掌控邵氏之后,第件事就是设立预算机制。导演说个街景需要200个临时演员,方女士说不行,预算只够请100个。导演说这部戏需要设计戏服,方女士说不用,邵氏服装间很多,你去随便挑几件吧。
有戏重要戏服需要两到三套,套演员穿,套替身穿,还有套在出汗水或者弄脏时备用。记得最清楚次,由于方女士给预算太低,演员和替身不得不共用套戏服,最后拍出来效果惨不忍睹。
当然,那个时候邵氏是最赚钱,因为电影票房卖得好,同时成本又非常低。
但是观众不是傻瓜,等到嘉禾、梦工厂、新艺城等家家公司兴起,个个电影都拍得更好看,谁还会看
邵逸夫宣布邵氏影业停产消息传开后,香港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报纸,都对此进行大量怀念性报道。
“提起香港电影,邵氏影业是个永远无法绕开话题,他曾经代表着港片个辉煌年代,有着东方好莱坞美誉。而今邵逸夫爵士结束邵氏影业24年电影制片业务,即标致着个电影时代结束,邵氏这名称将永远停留在影迷记忆当中……”
这是《星岛日报》对邵氏极高评价,也是众多悼文对邵氏普遍看法。
而随着这些悼文刊发,叶志明这个商业天才找到邵逸夫,挑选出几十部经典邵氏老电影制成录像带,还在封面上印着“绝版珍藏”字样,在未来三个月内卖出80多万盒恐怖销量。
除惋惜、怀念之外,还有报纸分析邵氏衰落原因,比如《东方日报》就采访位邵氏老员工。那老员工曾经是邵氏中层管理者,现在邵氏停产打算退休,说话点都不客气,直接把方逸华说成邵氏倒闭罪人:
“电影是什?电影就是逗乐子件商品。
张烂唱片是没人会买,台烂戏是没人愿意看。电影就跟唱片、戏剧样,想要自己电影卖座,就必须把这部电影做好,这样观众才会买你账。
是62年进邵氏,那个时候邵氏做电影精益求精。《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能红遍港台和南洋,是因为当时邵氏舍得花钱,光搭建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书馆就用七八万。当时七八万块钱,放到现在就是几十上百万,你说这样诚意之作能不好看?
反观这十年来邵氏电影,投资过百万片子都找不出几部来,别说话巨资搭景,就连演员服装都能省则省。
这种现象是从什时候开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