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灾眼看就要降临,城里什东西都在涨价,很多市民早早就在家里屯粮屯水,以备各种不时之需。
然而讽刺是,天津城
周赫煊直是以局外人视角看待这个时代,他早就知道3月18日这天会发生惨案。但此时看到报纸上声讨文章,看到鲁迅那篇杂文,心头还是感到无比憋屈。
这是个颠倒黑白混账社会!
周赫煊终于深刻地理解到,为什民国时候会有那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只是想再造个朗朗乾坤而已。
或许自己该做点什?
周赫煊忍不住这样想道,但他毕竟名小势微,也不想南下报考黄埔军校,哪天做炮灰多不值啊。就算推翻北洋z.府,也只不过换汤不换药而已。
此举引起英美法日意等八国不满,联合向北洋z.府提出抗议,并下达44小时最后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防御,否则将以武力解决。
这八个国家不仅是抗议那简单,还把军舰开到大沽口。
八国通牒不只是撤除水雷而已,还要求北洋z.府把大沽口至北平线炮台全部削平,这已经远远超出《辛丑条约》内容。
消息传出后,爱国学生和群众对此义愤填膺,国共两党联合召开会议,并组织学生和群众集会请愿,希望北洋z.府拒绝八国列强无耻要求。
惨案发生时候,冯玉祥将军其实不在北平,他早就通电下野,准备去苏联考察(避风头)。是他手下将领擅自下令开枪,共打死打伤学生群众近200人。
周赫煊思考得越多,就愈发感到茫然,他找不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存在价值。
如今中国热血青年们,或慷慨激昂加入某个爱国团体,或投笔从戎带着理想报效国家。但周赫煊做不到,因为他知道未来历史走向,他不想掺和进去,加入哪边都有生命危险。
唉,还是走步看步吧。
周赫煊脑子里存着鸵鸟心态,暂时还不敢投身于时代大潮当中。作为寄居在天津小老百姓,他更直观感受是——物价涨!
因为张作霖正在攻打天津,日本人拉偏架帮忙,冯玉祥国民军明显撑不住,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
第二天早晨,周赫煊出门买几份报纸,果然头条新闻尽是三八惨案,各大报纸全在抨击北洋z.府。
全国舆论片哗然,因为北洋z.府实在太离谱、太过分。学生群众进行是爱国请愿,矛头指向八国列强,当兵不去跟列强打仗,居然把枪口对准自己人。
这特像什话?
鲁迅先生那篇著名《记念刘和珍君》也很快出炉,发表在《语丝》周刊上:“真正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