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印水浒,是将每页上半印图,下半印字,中间单印
行高度概括原文、解释图画
文字。单看图跟连环画
样,但底下
文章叫图画割开,显得页面短小逼仄,看着不如在页间夹插画
舒服。
单看和连环画样……
崔燮心头微动,眯着眼看会儿手里
跨页草稿,忽然起身把上
张也拿过来,两张横拼在
起,夺过崔启
笔,蘸浓墨在画框外写下两行配图文字。
崔启对着空空手掌,心有余悸地说:“大哥你怎能生夺呢?万
失手污
画纸,要补起这块画儿好多麻烦呢!”
崔燮且不理会他抱怨,把两张画左右拼在
起,搁在桌上,叫他站起来看看效果。
新戏人设倒容易画,但立起人设后,崔燮才发现,他又给自己挖
个坑。
这些人设和现在市面上戏曲里人设并不重合,要想让观众认同他
人物,就得给这些千户们写出更丰富
戏份展示性格。那不就又和他轻轻松松靠打戏注水
锦衣卫大杂剧初衷背道而驰
。
崔燮头疼地看着越画越厚效果图,感觉自己
杂剧得开成连载
。
北曲出四幕,每幕只
套十支曲子,根本演不出多少内容。要
就像宋元以来
《水浒》
样开系列杂剧,每人都在
出戏里担回主,最后再合演;要
就学南戏,
出戏拉成十几二十几幕
,演员次第上场,故事线慢慢展开——
可两样都有很大缺陷。
这能有什效果?
崔启纳闷地站起来,认真看
阵,点点头说:“挺好
,大哥是又要改版式,把院本印成两本宽这
大
?”
崔燮摇摇头,问他:“单看图和这配
这两话,看得出来画儿上画
什
事
?”
右图上画着名身穿白袍
美少年,身子倒挂在屋顶飞檐外,手指点破窗纸,偷窥窗后情形,左图上画
则是室内宴戏图,坐着
男人中有几个剃
若作系列杂剧,市面上已有太多以各千户为灵魂男主杂剧,他
系列剧投进去就被大水淹没,显不出什
。而作南戏
难点在于找不着人——如今北曲对南戏
优势是碾压性
,写南戏
人本就少,他们身在北京,更寻不着这样
作者
。
看来只能把故事画得更详实准确,叫人拿到南方,看看能不能找到才子替他写成,再教戏班按图搬演
。
嘶——说起来,现在唐伯虎多大?
崔燮明史学得实在不好,想
半天也想不起来江南四大才子是什
时候生
,索性把他们扔在脑后,照着大纲
幕幕画演员
走位和姿势。
崔燮看他画得这细致,感叹道:“也不至于如此。上回给李大人
那份就已经做得够周到
,这
回
图画,简直跟那些栏图半栏字
画本《水浒》
样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