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是侍讲学士,平常做不是修史就是拟诏书,还负责给皇帝、太子讲学,所站
高度比寻常举子、书生高
不知多少,拟
题目也巍然真有庙堂气。他
策问里并不夹杂史书内容,叫人比照前朝之法应对当今
问题,而是直剖当今朝廷矛盾最尖锐、最需要解决
三大问题:
曰兵食、
曰庙祀、
曰官职。
论兵食,明朝自从失河套腹地,鞑靼年年犯边,正是朝廷心腹之患;论庙祀,祭祀是国家大礼,在大明这个重礼仪,名不正而言不顺
时代也是第
要务;论官职……论官职不能不论
论当今天子发明
“中旨官”
,中旨官充塞朝廷,使无德无才之人仅凭宠幸就能晋身,甚至出于三甲进士之上,诚是乱政
根本。
看李老师出这题目,就知道他在成化朝沉寂二十多年不受重用
缘故
。
崔燮翻看完三篇策问题,打好腹稿,李老
己最喜欢人物也险些能掐起来。亏得他们再加
个陆举人都是书生,武力不行,崔燮
个人就能压得他们老老实实
。
但书生腰骨可弯,风骨不能弯!哪怕是花
银子
读者,选出
人物不合他们
心,他们也不能扮成那个人!
崔燮点点头,便道:“那六位兄长就先选出自己心中
六位第
人,咱们回头做个表格对
对。等殿试后,投票也出来
,就给兄长们做衣裳,准备上台题诗签名。”
若有选出来恰是他们喜欢
人物,就让他们扮上那人登台签名;若选出来
他们不能接受,那就换其他至少不讨厌
角色。反正这六人在家乡就是好友,不会为
争角色闹起来,COS时只要排除
他们不喜欢
,剩下只管按着年纪外形,以贴人物为主。
提起殿试来,几位考生就都蔫,再没有为爱豆力争
激情,胡乱点
头,坐下来猜起
今年殿试策论要出什
。
会试刚考河工,殿试就不会再考。那是该考经济,还是边务,还是史策?
不只学生们猜题,崔燮拿着他们几个默写出来策论到李东阳家时,李老师也已经替他们押
三道策问题。
李老师虽总说着要看崔燮文字足够进三甲才许他殿试,但心里也盼着这个学生能跟自己
样,十九岁就
人生大事,会试还没考完就研究起
今年
殿试。
这份心态他自然不会说出来,只把题目随意扔过去,淡淡地说:“每年殿试策问都是天子亲自出题,所论无非是当今朝廷急要之务,以观学子们为政之能。这几道题是给你,也不光是给你
,你拿回去给你那同窗们练习。至于你,
得再看看你会试
五篇策问做得如何。”
崔燮从包里拿出几人策问,先挑
自己那份,恭恭敬敬地送到老师面前,
面也接过三道策问题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