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写完
修正朝廷蔽病之策,这场策问题目总算叫他答到
头儿。之后仍要回归总论:臣子在下方任事,君王要在上方敬奉天命,端拱而治。
这就又回到会试首场四书题
“君正莫不正”
,不过这里倒不用详加解释,更不用提“恪正臣心”云云,只借它
权威性写个大结,点明君正则“朝廷百官皆
于正矣,文武大吏有不奉承而守令,将帅有不奋励者哉?”
三千余字策问至此终于答完。
崔燮摇摇肩膀,动
动隐隐作痛
手,才发觉自己肚子饿得不行,然后意识到他好像错过
吃饭
时间。
膳夫刚才好像过来送饭,可他正忙着劝朝廷“不拘
格降人才”,没要吃
?现在离午饭已有
段时间,看殿里
亮度却又离着晚饭时不近,看来他只能喝口水顶顶,饿到交卷
。
万民之福也”。
总之他们大明朝当今圣上堪比尧舜,天下没能治好,都是有司选人不当,方伯治下不明,将帅率军不严!
把天子领导责任摘出去,靶子竖低
点对准有司,就可以安定地喷
。
崔燮绞尽脑汁地夸半篇皇帝,如今终于能说人话
,自然毫不客气地顺着成化天子题中所说
忧患,把朝廷选材、牧守治化、将帅戍边中
问题狠狠喷
遍,然后也
提出解决之道。
其实也没什现代高精尖
解决方法,无非是“不拘
格拔人才”。
他苦笑声,喝
口凉水,默默承认自己也没有想象中那
淡定,还是挺紧张
。不过这紧张也有好处,他省
吃饭时间,也省
打断行文思路,这不早早地就把初稿打好
?
就剩下改改文字和格式……
对!格式!
这金殿问对可不像会试时那样随便写个“臣谨对”就能结束,这是皇上亲笔写
策问题,题尾得预先认罪!
幸亏他还没写那句“臣谨对”,这时候就
龚自珍“
劝天公重抖擞,不拘
格降人才”,正是封建士大夫对重振朝廷、对平定乱世、对振兴中国最深刻
呐喊,更是他们在数千年王朝兴替中总结出
经验。
这也必然是看卷子士大夫,甚至出卷子
皇帝最愿意看到
答案。
他们是不会喜欢什政体变革,不会在意什
新技术
曙光,只会取中千百年史书上所记述
、君臣间总结
方略。
先是择人时,于文臣,要“精选用之法,严举劾之科”,于武将,要“慎武举之选,严比试之条”。而对于出身低微,不能以文武举业进身之人,则要给予上升空间,不拘出身,视其治国守边之功业作评断,给予其相应官爵位禄。
有择、拔人才之法,才能使朝廷选免得人,治平朝中、边外之患,使大明直追唐虞成周之世,成“久安长治”之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