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徐氏找到云南后,这是崔参议身上唯桩不叫人笑话
话题
。
消息传得极快,连云南府里也听见,府中诸官闲暇时便低低议论崔榷:“不幸遇上个业障前妻,儿女缘份倒有些叫人羡慕。生儿能当状元,生女嫁
进士
侄儿,也不知他哪里修得
福气。”
那位险些和崔家订亲
王经历却听得心火涌动,冷笑着:“可不是福气深。那位崔状元今日将妹妹嫁进同年家里,明日就该娶宰相女,把咱们左参议崔大人调回京
。他当初拼
命地请命清人户黄册,虽
直清不出成果,得这好儿子
助力,也不用再费心
。”
众人还不知他和崔榷恩怨真正根由,以为他就是瞧不起这位几乎是叫人发配来云南
参议,便说笑着打岔:“嫁女固可喜,娶妇更是
家
大事,不可能先斩后奏。咱们问问崔左参,若有这等事,无论如何也得叫他出
副上好
席面,咱们也沾沾状元
喜气。”
沾状元喜气?崔家
翰林院前辈们保媒保得相当精心。
虽说王家提亲时是遣官媒,之后纳采、问名、纳吉……六礼时这几位前辈几乎都向徐学士请
假,亲自在王崔两家间来往,给足
王佐
家面子。崔家也诚心嫁女,不肯像俗人般厚索礼金难为男方,只按着古礼规规矩矩地行事。
王家取两个孩子
八字问卜,得
个大吉之兆,两家正式定下婚约,就在秋末寒气未重
九月成亲。
崔燮立刻提笔给崔参议写信,报他这个好消息。将要送信时,他忽然想起崔家还有个女儿嫁在四川,那里离云南更近,怕是崔家那对前夫妇丑事传得更快,会不会叫她被夫家看轻?
除娇姐,刘家小舅舅也在会川卫驻守,崔刘二家原先也是亲家,这事闹出来,舅舅也难免跟着丢脸……也得给舅舅写封信说明来龙去脉,再带些谢家酿
好酒。
他忙又命崔良栋重新收拾厚礼,先押船往四川趟,给这
家亲戚骨肉通报婚讯,再去云南见崔参议。
这趟山高路远,还要去四川两处亲戚家送礼报信,等崔良栋
行人终于赶到
云南布政司衙们,北京这边
云姐也到该出嫁
日子。
正是九月初六,良辰吉日,云姐叫大哥背出家门,崔参议才得着京里消息,知道他那无法无天
大儿子背着他聘
妹妹。
崔良栋可不管老爷想什,眉飞色舞、满脸荣耀地说:“给咱们两家做媒
都是翰林院
储相,不仅有几位修撰、检讨大人,还有侍讲学士谢大人,咱们家这婚事定得那是说不出
风光!”
他有意炫耀,说话时嗓门儿扯得极高,院子里都能听见这声音。他带来人也在外头和布政使司院里
差役小厮搭上话,滔滔不绝地说着崔王两家订亲时
盛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