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圣上莫非终于要立储!三位老先生激动得眼皮又双
几层,连忙俯首立誓,不敢负圣上所托。
他们这就去拟旨,请周王王驾还京!
三位老先生以为今日刺激够
,正要退回去拟旨,圣上却又添
句:“若只
道圣旨便把周王调回,未免不够郑重,还该选个身份贵重
使者迎他回京。”
身份贵重使者好办,这种事
向是从宗室或勋臣中选人
,京里最不缺
便是这两种人。不过周王去汉中时舟车劳顿,听说是吃
不少苦,若选太年长
使者只怕对方路上生病,反添麻烦,年少
又怕他们照料不好周王
家……
好在吕首辅辅政多年,对京里人物如指掌,能在眨眼之间筛出最合适
人物:眼下京里就有
位身为周王姻亲,又刚在西北立下数桩劝降大功
佥都御史桓凌。他年纪又轻,身体好,擅骑马,由他去迎接周王不特知份合适,路上也不会耽搁工夫。
足以封禅泰山。
三位阁老眼同时瞪大
几分,原本有些耷拉
眼睑被挤得堆成几层深深
双眼皮,倒显得比平常眉清目秀
些。
天子看着他们似比往常好看些脸庞,也觉着舒心,含笑问道:“朕欲封禅泰山,先生们可有什
要说
?”
若论当今功绩,自是远胜前朝诸君王,足以行封禅之事。可毕竟朝中不可无君,若陛下要南下封禅泰山,朝政当由何人主持,军事当由何人定夺?
圣驾移动可不比普通官宦出行,此去泰山至少也要有两三个月,朝中岂可无人坐镇?陛下若要远行,是要将朝政交予他们三个老儿还是留京年少亲王?
还有点巧合,就是这位桓御史还是他首辅
门生,吕大人内举不避亲,
下子就想到他身上
。
天子听到这个“桓”字,也不禁点点头,笑道:“吕先生推荐
人岂有不好
?只是朕记得桓凌现在只是佥都御史,身上不曾有爵位?”
吕首辅低头应道:“他虽曾随周王殿下巡察九边军务,又出关招抚,却直是以督察风宪
身份,如何能如真正
将帅
般论爵呢。”
圣上若嫌他身无爵位,要另选别人,他们就只得去请宗人府安排。
幸而新泰帝原也不想让别人迎周王回来,只摇
三位阁老心念电转,忽然想到人——若周王还朝,无论是民生还是军务,他都能担当得起来
!
吕阁老白须微颤,试探着问道:“陛下此番南下,可要将周王先召回京?”
正是要召周王还朝。
天子终于等到有人劝谏他召周王回京,当即应道:“周王仁厚贤能,堪当监国重任,朕不在京中时,皇室中人与朝政、军务暂由周王处置,有不能定夺者再报与朕便是。”
若周王有什不懂
,还请三位先生多教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