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中复制因子(实际上便是基因,第二版中新加入
第十三章解释
这个问题)之间
区别。请你在脑海里删除类似这句话
错误句子,并在字里行间补充正确
含义。
这种错误危险性不难使
认清这个标题
迷惑性,
应该当时便选择“不朽
基因”作为标题。也许这个标题有点儿过于神秘,但所有关于基因与生物体作为自然选择
竞争单位
争议[这个争议
直困扰着晚年
厄思斯特·迈尔(ErnstMayr),直至他去世]则可以迎刃而解。自然选择有两种单位,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争议。基因是复制因子
单位,而生物体则是载体
单位。它们同等重要,任何
方都不可低估。它们代表
两种不同
单位,只有
们认清其区别,才不至于陷入混乱
绝望中。
《合作基因》是《自私
基因》另
个好
替代书名。虽然这听起来自相矛盾,但这本书主要
部分便是讨论自私基因
合作形式。需要强调
是,基因组们并不需要以牺牲同伴或者他人
代价来换取自身
繁荣发展。相反,每
个基因在基因库里——生物体以性繁殖洗牌获得
基因组合们,以其他基因为背景,追求着自身利益。其他基因是每
个基因生存大环境中
部分,正如天气、捕食者与猎物、植被与土壤细菌都是环境
部分。从每个基因
角度上看,“背景”基因可以与之共享生物体,相伴走过世代旅程。短期看,背景基因指
是基因组中
其他基因。但从长期看,背景基因则是种群基因库内
其他基因。因此,自然选择将基因看为相互兼容——几乎等同于合作——
团体,自然选择偏爱那些共同存在
基因们。然而,无论在什
时候,这种合作基因
演化违反
自私基因
根本原则。第五章以桨手
比喻来讲述这个理论,第十三章则更进
步讨论
这个问题。
虽然自私基因自然选择偏爱基因间
合作,
们也必须承认,有
些基因并不这
做。相反,它们牺牲基因组中其他基因
利益而行动。
些作者将它们称为“越轨基因”,有
些则将其称为“极度自私基因”,还有些人则直接称之为“自私
基因”,将之与其他因自身利益而合作
基因混为
谈,未能理解其中微妙
不同。第十三章讲述
超级自私基因
例子——减数分裂驱动基因,而“寄生DNA”
概念最初是在第三章末尾中提出
,后来则有
些作者对其进
步研究,并以“自私
DNA”这样
妙笔来描述。自从本书第
次出版之后,这些年不断发现有超级自私基因
例子,它们更为匪夷所思。这已成为这些年研究
热点。[*]
[*]AustinButandRobert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