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在四十岁时候
,口喝干,还有些水珠子顺着头发、脸、嘴角流下来,整体还是乱七八糟。柳青说:‘告诉过你,不是马,也不想是马,至少不想是你马。天晚,要走。’”(《北京,北京》第百九十三页)短句子,多动词,似不用力,情境皆现,像传说中老阿城。
正是靠着这些文字和趣味上手艺,冯唐成功地销售那些牛头不对马嘴“故事们”。其中,最荒唐是关于柳青那部分。柳青出场写得很精彩,中间发展高潮迭起,结尾却碉堡——莫名其妙就爬上去个白种裸男。更可笑是,柳青前半段写在《万物生长》里,后半段故事却突然出现在《北京,北京》。这他妈相当于《人民日报》写个“下转第四版”,结果转到《环球时报》上去。
所以说,冯唐用“北京三部曲”奠定顶尖青春文学作家地位,才气在郭敬明、张悦然、孙睿之上。
六、请注意2007年4月这篇后记
如果冯唐写作停留在三部曲阶段,然后去搞些时尚专栏雕虫小技,们现在也就不必讨论什冯唐和文学关系。但是,长征红军在遵义拐个弯决定北上,清澈黄河在西北高原画个几字形进中州。写于2007年4月《北京,北京》后记,是研究冯唐创作重要文献。
老天保佑,冯唐原来是个自知人。他承认:“历史不容篡改,即使知道自己原来是个混蛋自恋狂。”他清晰地解析自己:“《十八岁给个姑娘》时候,小男孩对女性只有幻想,没有感情……在《万物生长》时候,只有感情,没有故事。少年人将来太遥远,过去还不够久远,过去和将来意义都还想不清晰。切飘忽不定,插不进去,使不上力气,下不成雨……在《北京,北京》里,有感情有故事有权衡有野心,年轻人带着肚子里书、脑子里野心、胯下阳具和心里姑娘,想去寻找能让他们安身立命位置和能让他们宁神定性老婆。但是年轻人没幻想,不小心就俗。”
冯唐用三本小说疏导他淤积在整个青少年时期经历和幻想,消化他积攒下来二十本日记和四百五十封书信——这些东西是个写作者最初财富,却是个伟大写作者最终羁绊。
冯唐写完自己十四岁启蒙、十八岁叛逆、二十五岁荒唐、三十岁迷茫,终于把自己清空。他在2007年4月这篇后记末尾说:“继续被时间这个东西困扰。《北京,北京》之后,会试着写历史,进入虚构之境。”
——好啊。欢迎来到虚构之境。欢迎光临小说世界。这是冒险家和创世者乐园!
七、《不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