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且先听听,究竟如何难法。天赋陛下为圣贤帝王,亦未可知也。”赵高分外认真,俨然副胡亥久违老师苦心。不管胡亥如何皱眉,赵高都没有停止柔和而郑重其事论说,“圣君之道,只在垂拱而治也。何为垂拱而治?只静坐深宫,不理政事也。陛下为帝,正当如此。何也?陛下不若先帝。先帝临制天下时日长久,群臣不敢为非,亦不敢进邪说。故此,先帝能临朝决事,纵有过错,也不怕臣下作乱。陛下则情势不同,代老臣功臣尚在,陛下稍有错断,便有大险也。今陛下富于春秋,又堪堪即位年余,何须与公卿朝会决事?不临朝,不决事,臣下莫测陛下之高深,则人人不敢妄动。如此,庙堂无事,天下大安也。政谚云:天子所以贵者,固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为‘朕’。愿陛下三思。”
“天子称朕,固以闻声?天子称朕,固以闻声……”胡亥转悠着念叨着,猛然转身脸恍然大悟惊喜,“这是说,甚事不做,只要说说话,便是圣君?”
“陛下圣明!”赵高深深躬。
“不早说!朕早想做如此圣君也!”胡亥高兴得手舞足蹈。
“国事自有法度,陛下无须忧心矣!”
士事先预谋好,而在其余朝臣心目中,则至少已经将叔孙通看成他赵高依附者。也就是说,叔孙通逃离咸阳,至少对赵高没甚好处。思谋夜,赵高次日进皇城。在胡亥夜尽兴又酣睡大半日醒来,正百无聊赖地在林下看侍女煮茶时,赵高适时地来。
“郎中令,朕昨日可算圣明?”胡亥立即得意地提起朝会决断。
“陛下大是圣明,堪与先帝比肩矣!”赵高由衷地赞叹着。
“是?是!”胡亥脸通红连手心都出汗。
“老臣素无虚言。”赵高神色虔诚得无与伦比。
“好!国事有大臣,朕只想起来说说话,做圣贤帝王!”
“老臣为陛下贺。”赵高深深躬。
于是,大喜过望胡亥立即做起圣贤帝王,不批奏章,不临朝会,不见大臣,不理政事,每日只浸泡在皇城园林密室里胡天胡地。煌煌帝国万千公文,山东战场雪片般,bao乱急报,全部都如山般堆积在郎中令赵高案头。赵高
“朕能比肩先帝,郎中令居功至大也!”
骤闻胡亥破天荒君临口吻,赵高几乎忍不住要笑出声来。然则,在胡亥看来,赵高仅仅是嘴角抽搐下而已,反倒更见真诚谦恭。赵高拱手道:“老臣之见,陛下再进步,可达圣贤帝王之境也。”
“圣贤帝王?难?”胡亥大感新奇。
“难。”赵高脸肃然。
“啊呀!那不做也罢,朕太忙。”胡亥立即退缩,宁可只要享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