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孟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
“当地为什缺少林木?”楼喻又问。
杨广怀回道:“臣在本地方志上看过,孟州在前朝之前并不缺少林木,但当时朝廷为扩大开垦,便命人砍去树林,将树林变成耕地。”
孟州百姓为能填饱肚子,自然是拼命地开垦耕地,林木便越来越少。
孟州土地并不肥沃,庄稼收成不好,越不好,百姓就越开垦,越开垦,林木就越少,森林消失加剧土壤养分流失,如此恶性循环,便成如今这模样。
四人看完之后,互相对视几眼,兵部尚书段衡率先出列。
“陛下,孟州乃大盛边关,气候确苦寒,臣以为,孟州知府这道奏疏应该并非虚言。”
奏疏上说,今年气候比往年还要恶劣,孟州乡野有不少百姓因无柴取暖而活生生冻死。营中些将士也抵御不严寒,手足都冻坏。
孟州知府写这份奏折,就是希望朝廷能够拨些炭送往边关,至少保证边关将士生存。
北方是有炕,但光有炕不行,还得有薪柴或木炭充当热源。要是没有足够燃烧物取暖,有再多炕也白搭。
又翻开本。
这是孟州知府写奏疏。
楼喻当年从京城出使北境,穿过最后道国门就是孟州城门。
他当时只顾着思考如何破解北境困局,没有仔细注意过孟州城是什模样,只记得孟州城驿馆特别冷,被子特别硬,烧炭不仅少,烟还大。
这张折子上写内容,再次勾起他回忆。
楼喻第反应是“退耕还林”。
但转念想,大盛如今粮食总产量还不足以支撑全国百姓过上温饱,真要“退耕还林”,孟州老百姓就连吃都没有。
皇帝当得越久,他越感受到治理个国家艰难。
“当务之急,就是避免更多伤亡。”楼喻下达指令,“楼尚书,财政部根据孟州受灾情况,尽快拨下适量炭款,务必保障孟州百姓和将士
楼喻隐约记得,他当年去孟州时,放眼望去片原野,看不到几棵树。如此来,百姓确很难寻到燃烧物。
他不由问:“孟州林木缺乏,百姓平日是如何烧水做饭?”
这倒是把四人问住。
他们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件事。
倒是范玉笙忽道:“此事微臣不知,但臣记得,惠宗在位时,朝廷也曾收到过类似奏疏,当时为保证边关安危,朝廷拨不少炭款过去。”
奏疏不长,但言语质朴恳切,看得楼喻眉头不禁皱起。
他吩咐道:“去叫杨先生和范相来趟,还有兵部尚书和财政部尚书。”
片刻后,四人齐聚勤政殿,均行礼问安。
楼喻让冯二笔将奏疏递给他们。
“都看看,看完说说想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