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兄?”
“若非大兄,还不会起这个心思呢!”听到此言,司马懿时气急败坏。“若论亲近与机缘,大兄与燕公之间那叫什?外面人都说大兄简直是燕公半子!可他却迂腐至极
,二则燕公尚在,所以并无多大用处……”
“也不是这意思!”司马懿愈发无语。“相国怎能没用呢?是说,时逢两百年之定乱事,乃至于四百年未见之变局,此时之英雄豪杰,便是败者、负者,也注定要显赫于万世,何况成事之辈?只能讲,燕公这代人,为开创者,而开创者是不能拿什官位、成败、品级来评价他们……他们将来注定是要跻身于昭昭史册,如高祖、世祖,乃至于秦皇、项王时那些人物般为人铭记,你们这群不知好歹小子,用什官位得失来为他们鸣不平,他们本人要是听到,恐怕只会发笑!”
司马孚这才彻底明白自己兄长意思:“兄长是说,开国功臣自有评判,而若燕公真能统天下,往后等咱们去做官时无论如何都是没法跟现在比,也没必要比?”
“正是这个道理!”司马懿闻言放下手中热巾,忽然声叹气。“其实这便是为兄为何定要尽快毕业,求入义从缘故。因为天下不知道什时候便要统,而偏偏只有从军参战,才能得个开国功臣履历。所以,哪怕只是稍微参与二,也要尽力试,否则将来哪里能跟那些经历过战事功臣们去争这首相之位呢?”
“兄长想做首相?”司马孚愕然回头。
“不能做吗?”司马懿反过来盯住自己亲弟,昂然以对。“将来们这代人相国,必然出自大学之中,而学中同龄之人最优异,若能再得功臣履历,如何不能为任首相?”
“王粲……”
“王粲就是个书生,性格轻浮,不知何为严重,跟蔡伯喈、孔文举般人物,再如何与燕公家中亲近,再如何有文才,也注定做不得相国!”
“诸葛亮……”
“诸葛亮这人虽然得燕公与太后青睐,可十之八九却只是因为他那副好皮囊和当日雪中读书际遇。”司马懿愈发不屑顾。“其人虽喜读书,成绩却总不能到前列;虽有大志向,兴趣却总是驳杂;更重要点是,他是琅琊人,长在泰山,又自幼失怙,没有足够家族关系来支撑,不像们司马氏有诸多同乡大吏可以引为援护,譬如新任并州牧常公、中护军韩公,那都是当年族伯荐到燕公身前……而且你莫忘,还比他大两岁,你莫要小瞧这两岁,有这两岁说不得便能有个开国功臣履历,他和你就说不得没有……如此,又如何能与相比呢?要说,他将来最多也就能有个左相之位,作辅佐而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