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里,咸宁帝将所有宫人都叫出去,只留高让在旁候着。
他在缭绕安神香中闭上眼,许久才低声道:“老大心大,胆子也大,拉拢班大臣,公然与朕相抗,心想让杨敬尧死。看看,刻意放出消息、刻意造起民沸,他还真是打得好算盘。”
高让
就在不少*员还在观望时,又接连有几个大臣跪到江万里身后,高呼此案应当彻查,还谢衡个清白。
梁国公看完这出戏,暗暗在心里夸声“好”,觉得陆骁送阿术列进京时机挑得正好——此时,正是咸宁帝与大皇子博弈关键处。
咸宁帝不会轻易遂大皇子意,放任杨敬尧被定罪处死。同样,大皇子好不容易抓到这样个能致杨敬尧于死地把柄,轻易不会放手。
这便是矛盾所在。
因此,大皇子急需个新砝码,能将杨敬尧死死压在“通敌叛国”罪名下,再无法翻身。
半身缓缓坐直,眼神微厉。
江万里继续道:“依供状中所言,这个叫阿术列人几年前直负责军机情报,而其中条供述,臣认为非常重要。”
工部尚书打断他:“呵,难不成,这人说与他接洽传递情报人是杨首辅不成?”
“并非如此。”江万里看工部尚书眼,不紧不慢地继续道,“十二年前,前内阁首辅谢衡被指通敌叛国,但根据阿术列所言,谢衡与北狄从未有过任何联系,此事实乃子虚乌有,为大楚内斗,罗织构陷!”
他在所有人都还未反应过来时,立即深深拜下,提高声音,高呼:“陛下,若谢衡真是被*臣所害,那此乃千古奇冤啊陛下!”
于是,谢衡案子就被推出来。
十二年前旧案,通敌叛国罪名,谢家已经灭门,估计连卷宗都泛黄。
这样个案子,若是翻案,那中间可人为操控环节太多。能用来彻底压垮杨敬尧,也不用担心有谢家后人能因此得益。
所以大皇子才如此毫无顾忌地将这桩旧案摆到所有人面前。
朝会没有商讨出个明确结果,但没两天,洛京上下都在议论这桩旧案。不少人都还记得,当年三百太学生在宫门前长跪,谢衡被凌迟而死,若真是被冤枉,那因此灭门谢家实在惨烈。
很多人都知道,谢衡有从龙之功,是咸宁帝最为信任之人。谢衡通敌案后,再没人敢在咸宁帝面前提起谢衡。
可如今,谢衡名字在殿中响起,让人不禁有猜测——
十二年前,举揭露谢衡通敌叛国“真面目”人,正是杨敬尧。
现在,担着通敌罪名,也是杨敬尧。
既然阿术列已经亲口确认当年谢衡之事为大楚内斗构陷,那有没有可能,当年行通敌叛国之事者,是“另有其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