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人,大半个朝野陪葬。黄泉路也不寂寞,谁料天意阴差阳错,他竟然能捡回小命,重新在不同时空中活过。应该不是人人都那幸运。
陶清风很快就翻到佑光朝那篇,果然有对这次血腥政变记载,佑光是旧帝年号,新帝改年号熙元,所以这件事被后世称为“熙元政变”。死个三公,个太子少辅,三省六部二十二名*员罹难,另有三百余众受株连。写不下那多人名字,就写主要三四个紧要大臣。
陶清风就在那没有名字‘三百余众’里,校书郎也不算是大官,何况他还没上任,刚丁忧结束回京。
熙元皇帝在史书上
,自己故去六十年,历任三代帝王,这本前朝《大兴史》才最终编纂出来。
唉,宫闱内乱,喋血政变,连本史书都能耽搁六十年。何况民生之事呢?想必大楚那些年,是经历很多黑暗甚至倒退日子吧。他把这本夹在胳膊下,待会再去好好看看,里面有没有他在弘文局看过那些原始材料。
陶清风接着抽出紧挨着《大兴史》《大楚史》,手有点颤抖,拿在手中厚厚册,仿佛对待个活物般,小心翼翼地用另只手在封面上摩挲着,眼睁睁地见证着死去时光冒出嫩芽。
后世会如何记叙他们佑光朝事?在他死后,又发生什?
陶清风环顾四周,市图书馆座位被坐得很满,看半天,只有角落张小桌子,桌边有两个位置。已经有个人坐在桌旁,对面还有个空位。陶清走过去坐下,把《大兴史》先放在桌上,翻开《大楚史》。
大楚有十六位皇帝,绵延二百六十五年,被大禺朝取代。《大楚史》就是大禺朝史官编纂,编选依据材料是大楚言官留下记录。
陶清风经历时代,是第三任帝王,帝王老迈,被其子逼宫退位,逼宫第四任帝王,bao虐多疑,血洗朝野,杀旧臣三百八十人,破旧天。然而会破却不会立,空有铁刑,并无手腕巩固成果,仅仅在位两年,就不得不逊位于其叔父——第五位帝王。
陶清风本以为被第四任新帝那样乱搞,大楚就此会亡国。看到大楚史中记载,两年后,第五位帝王继任,执掌大楚四十年,拨乱反正,保住大楚近两百年国祚。
原来是这样,陶清风总算明白,他从被批捕下狱到午门问斩,完全与世隔绝,信息不通,仅从只字片语猜出是对佑光朝臣大清洗。
自己师承徐棠翁,是佑光朝很受尊敬大儒,和陛下交情不浅,所以第四任新帝,要铲除他父皇旧势力吧。其实自己出身贫寒,心性恬淡,并不是能划归到老师政治期望那种人,但是多疑新帝为斩草除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