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郎自是喜不自胜。大唐律法之中良贱有别,工匠、商人之子都不能参加科举,甚至连良贱通婚都不行,李元婴许他儿女脱商籍,无疑是让苏家有摆脱商籍涉足官途途径。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儿孙能光耀门楣,很少有例外。
李元婴道:“这茶叶买卖前面可能比较艰难,你莫要心急,过个两年,你就知道茶利有多巨大。”
苏大郎点头。他顿顿,迟疑着提个要求:“小民义妹直有个心病,就是七娘年纪渐长,若长留在挽翠楼,肯定免不重蹈她覆辙,永远身陷在那烟花之地。殿下您是见过七娘,以她相貌与聪慧,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如今早该许好亲事。从前义妹担心七娘个弱女子脱籍后无处可去,如今要送儿女来京,可以认她为义女,买个宅子让她与儿女同住,不知殿下能不能帮七娘脱籍?”
李元婴痛快答应:“哪有什难,
过两日,李元婴便迎来在南边负责茶叶诸事苏大郎。
这年头消息传得慢,茶叶在北边卖开消息并没有传回南方,只有些北方商贾陆陆续续南下买茶山。苏大郎占先机,按着李元婴意思在江南东西两道把能出好茶茶山都盘下来。
今年春茶大大地丰收,为便于运输,除制作成茶团、茶粉保存之外。苏大郎手底下还有人琢磨出炒茶之法,把些次等茶叶炒制出来。
这种炒茶之法处理起来比原来法子便捷许多,且耗损少,更易保存。更妙是,这茶冲出来茶水还莹澈漂亮,喝起来别有番滋味,与眼下煮茶之法大不相同,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苏大郎前两个月来信与李元婴说此事,李元婴便去信让他嘉奖想出炒茶之法人,赶紧趁着春茶丰收弄批送来推广番。到五月下旬,今年“千金茶”就陆陆续续送到洛阳和长安。
长安那边主要有媚娘负责,调配商队人手、延请僧侣沿途俗讲都是早前商量好,媚娘有条不紊地调配各方人手,沿着既定路线带着茶前往吐蕃和吐谷浑。
洛阳这边,李元婴郑重地与苏大郎见面,与苏大郎言明茶叶贸易重要性。
这年多来苏大郎混得顺风顺水,走出去都能挺直腰杆,和最初到处奔波销茶辛苦日子完全不样。
听李元婴亲自与自己言明茶叶买卖利害,又描绘将茶叶卖往吐蕃各部和突厥各部前景,苏大郎激动得不得:“愿为殿下效力!多小民做不,管好这些茶山小民还是可以。”
李元婴将茶叶之事交托给苏大郎,自然不会亏待他:“你若有儿子或者侄子,大可送到长安来,先替他们谋个差使,将来他们儿女也好参加科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