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瞪他眼,让他安分点。
这里可是崇政殿,不是国子监!
三百八十八个名字都报完之后,新科进士按照排名列队谢恩,第名单独班,第二、第三名在第二班,左右分立状元两侧,宛如两眼,因此这时候第二第三名都被称为“榜眼”,甲三人赐进士及第。
第四到第十也单独排成班,剩下二甲、三甲都按名次排成班,二甲、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好位次,等着唱名赐第。
所谓唱名,就是由宰执站在御案前念出“甲第名某某某”“甲第二名某某某”“甲第三名某某某”。甲就只有三个,所以待遇很特殊,还要当众由宰执念出应试文章,若是其他考生觉得自己文章比三甲好,心中不服,可以出列辩驳争取改换名次。
今年负责这件事是文彦博,他看眼站在底下准新科进士们,在所有人期待目光中报出甲头名名字:“甲第名王雱。”
报完后文彦博没给准进士们议论机会,拿起御案上甲头名文章字正腔圆地念起来,声音不大不小,正巧可以清晰地落入殿中所有人耳中,看就是讲话经验丰富大领导。
王雱不晓得还有这程序,猝不及防地被当众念出应试作文,还是隐含点不要脸小马屁那种,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能乖乖巧巧地站在那儿装死,等待第二名接受这种羞耻play洗礼。
谢恩时,王雱、章衡和苏轼这“三魁”还要作首感恩诗,感激官家选中自己。
这自然难不倒王雱他们,三个人都文思敏捷地现场创作首感恩
第二名是章衡,今年已经三十二岁,应试经验老到,马屁写得更纯熟,篇《民监赋》将马屁从太宗拍到当今官家,文章自然流畅,用典贴近考题,果真非常不错。
王雱听醍醐灌顶,学到新拍马姿势:不要只对着官家个人拍,顺便拍拍先皇们,这样来就没人敢跳出来说你写得不对,你是想曲意逢迎——谁要说这写得不对,岂不是不敬先皇!想夸夸先皇们你还不许夸,你是什居心!
第三名,是苏轼,苏轼文章这回很收敛,不过还是写得酣畅淋漓,唯缺点大概就是,还不会拍马屁。
在国子监搞年多题海战术,又见天儿想挑战《国风》前三版,苏轼这个本来就有过目不忘能耐家伙进步飞快!
王雱不记得苏轼在历史上是什位次,不过应当不是甲才对,毕竟后世没人称呼他为“苏状元”“苏榜眼”或者“苏探花”。两个人起高中,最先入内站好,王雱自然是高兴,趁着文彦博往下唱名时越过章衡捅捅苏轼,然后在苏轼转头看过来时朝他挤眼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