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监生们,也都是天子门生。
日后,都是做官老爷人。
他们在寻常百姓心中地位极高,因此,当鼓楼钟声响起,没过盏茶功夫,自国子监大牌坊内走出成群结队,着儒衫戴青衿监生时,鼓楼大街上人潮涌动百姓们,在阵短暂静寂后,竟爆发出热烈欢呼声。
毕竟,今日鼓楼大街、朱雀大街等几处极热闹灯市上,国子监监生们,都是猜灯谜主角。
恍若后世明星般。
官方学府所在,并非所有读书人都有资格入内读书。
即使在门槛最低前朝中期,也至少需要举人身份,在会试不第后,来国子监坐监,便是所谓举监。
而到本朝,除举监外,名义上虽还有贡监、例监,其实质,终究还是落在荫监上。
所谓荫监,是指七品以上文官子弟,和三品以上武官及勋戚子弟,经过考核后,可入监读书。
当然,这等考核,要比真正进学童子试要容易多,更远远比不上含金量还在会试之上乡试。
而无论平日里这些天之骄子们何等矜持高傲,此刻面对这样欢迎场景,也都纷纷露出平易近人笑容,遥遥作揖回应。
自然,又引起阵更胜欢呼声。
国子监监生们所行之处,行人纷纷避让,唯恐“唐突佳人”。
然而就在人数过百监生们,身姿儒雅走到鼓楼大街十字路口,即将分流去神京各处时,意外却忽然发生……
但监生肄业之后,荫监生可直接参加乡试,也可直接等待授官。
也因此,在国子监内,举监出身监生,多看不上荫监出身官家子弟。
而荫监出身二代子弟们,也多看不上穷酸出身且会试不第寒门子弟,因此常起矛盾。
当然,这都是后话。
不管如何,在世人眼中,国子监都是等清贵甚至神圣读书圣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