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泛又道:“现在难题是,如果只出官船,不出民船,朝廷负担不起,而且没有好处,而不出官船,只出民船,又违背
祖宗成法,对罢?”
汪直又点点头。
唐泛笑道:“这就不难办,朝廷大可成立专司海运征税
衙门,每年设置几个出海名额,以类似路引
方式,让那些想要出海
海商前来购买,购买之后就可以让他们以官方
名义出海贸易。所得货物由朝廷征收税收,那些没能得到官方名额,又私自出海
商队,自然要严厉打击。”
“而所征收到商税,可以以抽分
形式分拨,六成归国库,四成归内库,这样
来,朝廷与陛下俱有所得,而且既然是以官方名义出海,自然也就不算违背太祖
禁令
,纵有反对声,也不会太大。”
“更重要是,这件事若办成
,以后你就可以坐镇海运衙门,手里捏着这
笔钱,帮陛下与朝廷收钱,地位毋庸置疑,陛下也离不开你,这难道不是
举数得
大好事吗?”
贸易,甚至还有更过分,直接勾结倭寇回来反过来抢掠沿海
百姓。
郑和下西洋,因为出是官船,不是民船,所以不算违背太祖
禁令,但实际上伴随着郑和
出航,民间
禁海令也随之逐渐松弛,只是现在没有人去捅破那
层窗纸罢
。
反倒是官方规模出海,在郑和之后根本就绝迹
,因为朝廷许多人固守成规,认为那只是劳民伤财之举,根本就不觉得官方出海可以为朝廷或国家带来什
好处。
但唐泛亲眼所见,海商自远方满载而归,船上俱是将大明货物运往邻近番国售卖之后所得财物,自然知道这种陈旧
观点极端错误!
只因为朝廷禁海,这些海商往来都属于违法走私,官府睁只眼闭
只眼,没有征收商税,反倒使得这些钱每年白白地流失掉,朝廷见天喊着没钱赈灾,却放着这样合法而又不扰民
征税手段于不顾,实在是令唐泛扼腕不已。
听罢唐泛解释,汪直恍然大悟:“你想撺掇
去想圣上建言开海禁,然后出海?你也知道现在不是永乐年间
,再说现在也没有造船厂,那几艘宝船全是永乐年间
旧船,别说已经出不
海,就算可以,那些人
听到下西洋就想到劳民伤财,估计又要将罪名扣在
头上,若只是让民船出海,又有违祖宗成法,那些人更要跳脚,你这是要帮
还是要害
?”
唐泛微微笑:“官船只是
个名义,两全其美
办法不是没有,
只是想告诉你,不必只把眼光放在
处,你想要立不世功业,就要有开阔
眼光。”
汪直狐疑:“你有什办法?”
唐泛道:“先前说向海商征收商税,能令国库增加收入,这点你并不反对罢?”
汪直点点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