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良逸边往回走,边有些歉意道:“对不起,那个电话接时间有点长。”
廖主任指台上苏回,直接问道:“随教授,这位苏老师说他是翁老师学生,你和他认识吗?”
随良逸转头看向台前,扶眼镜笑呵呵道:“哎呀,小苏,说你这几年没有消息,原来
廖主任这时候还有些难以置信,觉得自己面子上下不来:“不可能,这……你们先别急,不要搞错。”他到这时还是觉得苏回不可能是那位雾先生,定是中间哪里有问题,或者是冒名顶替。
王院长看这里乱起来,说句公道话:“苏老师说自己是翁老师学生,那们问问随教授,不就清楚。”
“随教授呢?”
“好像刚才出去接电话去。”
“苏老师还没上台,他就出去。”
雾先生所著,可是那些主编时也不太相信,雾先生怎会这年轻?!
怎会在华警做位默默无闻讲师?!
廖主任直接把这话问出来:“几年以前就在期刊上看过雾先生文章,那时候你才几岁?!”
苏回道:“最早用雾先生发表笔名是大,导师是翁玉华……”
这句话说完,那几位主编就信半,因为雾先生最早篇文章,就是和国内犯罪学研究知名专家翁玉华合著,而且翁老师有意举荐自己学生,把他作为第作者,因为文章直击要点,发表之后果然在相关研究领域引起轰动。
正到这时,从场外走进来位五十多岁中年男人,正是刚才众人口中议论随教授。
有人激动道:“随教授回来!”
苏回断断续续听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这场请来专家是随良逸。
随良逸,华夏首都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教授,首都警局顾问。他是翁老师师弟,论资排辈,苏回要叫他声师叔。
苏回在学校念书时候,和他打过几个照面。只不过这位师叔年纪比他大很多,那时候他刚入学,随良逸已经过四十,有点代沟,他们之间交流不多。在苏回印象里,这位师叔也是很有天赋个人,除任教和当顾问以外,还会配合翁老师研究些相关课题,两个人是多年搭档。
雾先生名号也是从那时起成为犯罪学相关方向学术标杆。
有人去拉廖主任衣角,廖主任却继续质问:“苏老师,空口无凭,你怎证明你是雾先生。”
苏回想下问:“稿件邮箱截图可以吗?”然后他忽然想起来,“好像有加几位主编微信……”
虽然他加就没有怎搭理过。
在坐位中年主编已经无法压抑激动心情站起来:“哎呀说雾先生微信是个回字呢……苏老师实在是幸会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