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着画板发呆。手在动,却没有从前那样
热情,这是为什
呢?当画家这个从前
梦想现在好像已经和自己无缘。
放下铅笔,从书桌抽屉里拿出
张纸,上面写着在堂元博士房间里抄来
捐赠者住址和电话号码—关谷时雄,他父亲好像在开咖啡馆。
堂元博士否定,可那个问题总在
脑中挥之不去—捐赠者
影响。如果性格爱好不再像原来
自己,最合理
解释就是它们来自捐赠者。对
久违地有面朝画板
欲望,却并非想画画,而是想着这大概是回到原来
自己
个契机。事实上这非常痛苦,曾经那
让
快乐
事,现在却只能让
心生焦虑—意识到这
点,又生新
痛苦。
画
是定格在窗框里
夕照和窗边杂乱
书桌。并不是这样
景象吸引
,只不过没找到其他可以画
对象。什
都行,重要
是拿起画笔。
这周已经过去四天,至今为止表面上平安无事。上班
日子暂时也还太平,这大概是因为大伙儿都躲着
,自己也尽量不和别人接触。
这几天明显神经过敏,在意别人
举
动。在厂里看到别人懒散怠工或听到不可救药、俗不可耐
对话,心里会无明火起,恨不得用扳手或榔头狠砸他们
脑袋。为什
会这
在意别人
缺点呢?
可怕是这种想法有可能变成现实。
也不敢保证哪天会不会再产生想拿刀刺臼井悠纪夫那样
冲动。
前几天从堂元博士那儿回来路上,
去图书馆借
几本书,都是关于脑和精神方面
。这几天,睡前
两小时
都在看这几本书,想探究自己身上出现那些情况
缘由。
比如,昨天看书里这
写道:
过去人们相信脑里存在着神或灵魂等超自然东西,它控制着人,但事实上脑只由物质构成,脑
切功能应该能用物质
相互作用来解释,这
点与电脑没有区别,只不过电脑
基本功能是对命题给出
对
答案,而人脑从理论上说是不完全
粗略
系统。可以说,这
区别才是人脑创造性
原点。此外,因为构成脑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具有可塑性,学习和经验会改变神经系统。而电脑所具
学习能力仅限于软件范围内,硬件自身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人脑和机器最根本
区别在于,人脑为
发挥机能,会让自身产生变化。
变化—这个词在心里回响,用这个词表达自己现在
状况再合适不过
。变化,而且是无可名状
巨大变化。只是,这变化因何而起—对这个疑问
还没找到满意
答案。过去还未曾有过
这样
临床病例,所以书上也找不到答案。
可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找到突破口。画画这
招虽说幼稚,也算是可行
对策之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