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则最后说道:“与其现在经
这回军议,除要讨论闯军
军制规划、改革以外,更重要
目
,还是在于讨论闯营战略
下
步方向如何。
田见秀将军制改革事情说完以后,李自成就站起身来,他
羊皮袄子半搭在肩膀上,整个人气度显得十分随意,示意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宋献策似乎与牛金星打过腹稿,他第
个站起,说出
自己对闯营下
步战略方向
规划:“元帅,洛阳
四面都是要津之地。北面
孟津,是洛阳
重要门户;西面
渑池和陕州,则控制着崤山
险要地利;东面
虎牢关,更加是天下闻名
要镇。”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军事上必争之地。南面南阳,则古来有帝乡之名,如今又是河南府中很少有
片未受大灾之地,粮食较多,可取之为后援。”
“若军据守宛、洛,以
支兵马配合曹、献,往来驰骋秦、楚、豫与江北各地,随时回戈中原,再以主力在宛、洛和中原与敌周旋,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种训练。或趋其所不意,或攻其所必救,或以逸待劳,迎而击之,或以多御寡,围而歼之,足可以巩固宛、洛,扫荡中原。如此则官军无机深入,不敢深入,亦无力深入。”
“只要两三年内宛、洛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洛带也就固若金汤
。要知朝廷今日已处于衰亡之运,官军势同于强弩之末,据宛、洛以控中原,此正其时。”
宋献策这套方略,同历史上闯军舍洛阳而全师奇袭开封
策略,差异极大,使得李来亨大吃
惊。但李来亨还没说什
话,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乃至于李过等人便都纷纷出言反对。
田见秀认为宛、洛农村残破特甚,百姓死亡流离,十室九空,许多县人烟稀少,倘若据守此地,在两三年内不惟大军粮秣无法供应,而且救荒救死不暇,也没有余力去安辑流亡,恢复农桑。固然南阳情况较好,但南阳地小,难以维持支大军,无大军则不能抗衡官军,不能抗衡官军,深根固本就完全不可能
。
刘芳亮则认为,闯营攻占洛阳,存在定奇袭
因素。概因河南是天下腹地,官军兵力空虚,
待朝廷反应过来,必然以重兵扑来与
争衡。到时候战事频繁,敌争
夺,屡进屡退,百姓不得安居,宛洛也就无法长居。
袁宗第出发角度则又有不同,他是认为河南全局糜烂、天灾不断,虽然可以为闯营提供大量兵员,但粮食方面将来
定会越发困难。与其经营宛、洛,深根固本,不若尽快攻往湖广
带就食——这个观点倒和此前方以仁所说
据三楚之策有共同点,使得李来亨对袁宗第高看
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