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士介绍道:“邸报抄录百五十份,唐国十大都护府、三十六州各送两份,其余张贴于京城各大坊,各州县收到邸报后会再抄录,分发于各水陆驿站,允许商人带邸报出国。”
周宣摇头道:“这抄写多费事,为什不印?”
潘学士道:“抄写快捷,印制话要慢得多,雕版很是麻烦,费时、费工、费料,除印制传世典籍,很少用雕版印刷。”
周宣心中动,自己来到唐国,就发明个宣镜,太对不起他这海归身份,现在来个活字印刷术吧,也就比宋朝毕升早个百把年,当即道:“雕版固然麻烦,但可稍加改进,用胶泥制成个个反体阳文,用火烧硬,这些字单独存在,可以移动,常用字多制些,生僻字少制,根据每篇文章排版印刷,这样可重复使用,不会浪费,又不象雕版那费时,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学士、直学士、太学生想就明白其中关键,真是便利百倍妙法,无不佩服大学士才智。
家眷搬来京城。”
李坚怅然道:“林涵蕴小姐这回去,只怕再无缘相见。”
周宣没答话,让他惆怅去。
集贤殿就是国家图书馆,藏书十万卷,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宋版书在后世都已经快绝迹,更何况这些唐、五代书,但周宣不是文物贩子,也没能力把这些书带到后世,而且对这些典籍也不感兴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得完吗?不如玩去。
李坚和周宣来到集贤殿,位姓潘学士呈上邸报,长两尺、宽尺,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着三篇短文,估计总字数不超过千字,容量实在是小,宣传效果有限。
李坚惊喜道:“宣表兄真是奇思妙想,立即命工匠照办,下期邸报就用这种活字印刷法,多印些,要做到妇孺皆知。”
周宣又提议,邸报容量太小,以前是抄写不易,现在有活字印刷术,那邸报应该增加页码,制成小册子,还有,为邸报撰稿之人应付给润笔之资,以千字两银子计,当然,也不是写就有钱,得要采用才行。
三篇短文分别是《长治久安论》,写是如何保持唐国繁荣昌盛;
《唐国民众春游赋》,描写唐国民众春日举家出游盛况,着眼于普通百姓幸福生活;
《货殖论》,论商贾对国富民强作用,隐隐为商人张目,呼吁提高商人地位。
周宣粗粗看,还行,他能看懂,点头道:“不错,就是要以通俗易懂为主,们面对普通百姓,太古奥典雅反而不能流传——这邸报期印多少份?”
潘学士把太子和大学士引到集贤殿左侧兰台阁,只见阁内太学生济济堂,约有三、五十人,都在奋笔疾书,看,才知是在抄写邸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