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孙敬堂这次从中枢请调三百万银元救灾款,从外围府县购两百万石粮进入浙西,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发放给受灾群众。而是要拿这些钱粮在浙西修造水利、交通等公共工程,要受灾群众以工换赈,解决灾后温饱问题,而这些大型水利、交通工程旦修造完成,将能较为彻底地改善浙西诸县基本面貌。
有孙敬堂在浙西坐镇,中枢能拔出三百万银元,周边府县也能保证有两百万石余粮供应,浙西就不会出大问题,还能叫新政在浙西借这次机会更深入扎根下去……
林缚也松口气,在孙敬堂急函上签署意见,连夜派信骑
“本以为今年不打大仗,能缓口气,没想到节余下来财力,又叫浙西大旱消耗干净,梦得公心情自然不可能会好。”宋佳笑道。
“要是仅花三百万银元能将浙西问题解决掉,支度司还是能勉强承担。”林缚说道:“不用加税,也无需向淮东钱庄及殖商银庄求助,浙西大旱,倒是好些人想看国公府好戏,怕是要叫他们失望……”
“上饶府也受涉及,官溪县应处于旱灾中心,但受灾恰恰是二十余县里最轻个,甚至有余力向周围受灾县供粮,看来筑坝拦河事,确实是大有裨益……”苏湄看着公函,说道。
官溪县是上饶会战主战场,为纪念此战,才更名为官溪县。
上饶会战,林缚在杉溪上游拦河筑坝,冲击奢家在下游所筑防线,开坝泄湖,将杉溪两岸冲击得面目全非。战后,为补偿地方,林缚专门给官溪县拔出银款,在杉溪上游修造永备性拦河大坝。除开垦更多良田外,主要还是用拦河大坝及水库形式,以缓解杉溪两岸涝季过涝而旱灾过旱严重问题。
拦河大坝在去年秋后就造成,今年正式启用蓄水。虽说浙西涉及到江西部分地区大旱,从入夏时就显示出威力来,但拦河大坝还是在旱灾之前蓄下定水量,而不是叫这些水源白白地流入赣江,再流入鄱阳湖,叫官溪县这次较为轻松地渡过最严重时旱季。
只是其他地方就没有官溪县这幸运。
造拦河坝,以改水文地理,调节旱涝,仅仅是古代水堰工程里项,历史要追溯到先秦时期。最著名莫过于战国末年都江堰。其时川西平原涝时水淹千里,旱时又赤地千里,在都江堰修造这后,才使得川西平原上近三百万亩沃土,成为旱涝保收良田。
浙西虽然处于南方,但涝时过涝,旱时过旱情况也十分严重。其好就好在,周围浙东、浙北是粮食丰产区,故而每有灾情,即使灾民外流,浙东、浙北等府县承受能力也强,不至于引起大乱。
不过这次浙西大旱,也是近百年来所罕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