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唱故事诸宫调,便分别流传于南宋都城临安和金朝都城中都,在此基础上形成南北两大戏曲中心。杂剧是元代最重要戏剧形式,都城大都城是元代初期杂剧在北方中心,当时杂剧作家大部分居住在大都,大都也是重要演出场所。到元代中叶以后,逐渐向南方带发展。
清代都城北京演出活动相当兴盛。乾隆年间是清代鼎盛阶段,乾隆皇帝喜爱看戏,因而宫廷经常上演戏剧。除太监所组成内廷戏班,朝廷还经常把外地民间艺人征调进京演出。除宫廷,北京民间也有很多戏班上演地方,称“茶园”和“茶楼”,乾隆前后仅外城茶园便有十几个。到清中叶北京舞台上形成京剧,以后逐渐发展为全国最大剧种。
都城也是画家、雕塑家、文学家、学者、名医师、科学家荟萃之地。他们伟大发明和不朽著作,如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张衡地动仪和浑天仪,宋代苏颂水运仪象台,李诫《营造法式》,司马光《资治通鉴》,元代郭守敬《授时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都是全部或部分在都城完成。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不少诗篇,是在当时都城长安写成。北宋统治者在开封建立画院,搜罗全国画坛英才。现在流传下来不朽名画《清明上河图》,即是画院画师张择端所作。
在古代人精神世界中,宗教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由于都城崇高地位和统治者重视,传教者往往首先在都城宣传教义,发展信徒,建立寺庙。国关于佛教传入中国传说,便和东汉时都城洛阳有关。据说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人赴天竺(今印度)求佛法,10年返国,于是在洛阳创建白马寺。虽然这传说未必符合历史事实,但东汉都城洛阳在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中作用却是客观存在。十六国时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翻译很多佛教典籍,并有门徒3000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鸠摩罗什进入中国以后活动地点是凉州和长安,分别是后凉和后秦都城。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历代王朝多推崇某种宗教,尤其是佛教,在各地兴建大批寺庙佛塔。天子脚下都城,寺塔林立,僧人、道士和其他从事宗教活动人很多,往往居全国之首。南北朝时期佛教相当兴盛。后梁首都建康有大寺庙700余所,僧侣、尼姑常达万人左右。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大建佛寺,最多时达1367所,僧侣和尼姑之多可想而知。古代从域外传入其他宗教,如唐代摩尼教、景教和祆教,元代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无不是以当时都城信徒最多,寺庙最盛。因此,都城往往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