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之轻轻放下茶盅,起身振振衣袖,好整以暇地正
正衣冠,无所畏惧地昂首迈出门槛。
方应物站在父亲侧后面,望着父亲挺直背影,忍不住激动地唤
声:“父!亲!大!人!”
方清之斜视自家儿子
眼,轻喝道:“大丈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问心无愧,为臣尽忠,求仁得仁!为父去则去矣,何须做儿女之态?”
方应物严肃地说:“只是想说,父亲放心去刷声望罢,外面
切自有儿子打点,家中事务也无需父亲挂念!”
“……”方清之身形晃晃,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出戏
。自己明明是抱着家国社稷
情怀,很认真地在当诤臣忠良,偏生这儿子狗嘴吐不出象牙!他都是跟谁学
?
听到门子来报,方清之依旧淡定,面上不动声色,手捧茶盅连个小小
抖动都没有。
但方应物却霍地站起来,忍不住张大眼睛向外面望去。这官校肯定是厂卫
人马
,敢公然闯大臣家,那就必然是奉
天子诏谕!
还让方应物吃惊是,这些人来得好快!自家父亲不过是七品编修,值得如此快速
反应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
当今天子并非明君圣主,年幼即位时还好,劣迹不显。但随着年纪渐长,各种毛病也就渐渐明朗化,挥霍无度、滥用私人、崇信佞幸等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对朝廷运转
影响也越来越恶劣,所以朝中忠直大臣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前几年时候,在君臣冲突时,那些名望素著
高官大佬是谏阻天子
主力,结果导致被排斥出京
高官很多,例如前首辅商辂、前左都御史李宾、前兵部尚书项忠等人。
其实就在这短短时间内,方应物早已经盘算好几遍,目前这状况肯定死不
人,最大
危险就可以排除掉
。
最坏情况就是像那些前辈
样,父亲以翰林编修、东宫侍班
而这些年,朝中执政大佬换上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批后,面对天子
过失,高官们都成
捣糨糊、装糊涂角色,士林声望
落千丈,典型代表就是刘棉花。
至于奋不顾身谏君主力,则换成
中层*员,比如科道
御史、给事中、六部郎官以及翰苑词臣,在妖风弥漫
朝中竭力维持着
股正气
存在,年年都有被贬到外地当知县
。更具体地说,代表人物就是自家父亲方清之这样
角色。
但想是如此想,可这事态发展还是有点快啊,方应物忍不住问道:“父亲到底在奏疏上写什
?”
方清之风轻云淡地答道:“没什,只是列
圣上十条过失,恳请圣上闻过则喜、纳谏纠正而已。”
十条……想必还有不少陈年旧账,换成谁也要抓狂啊,方应物无语,突然发现他很理解皇上心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