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掰扯开安伯爷手,冷冰冰地答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
伯爵乎?在圣上面前,伯爵与百姓有何异哉?在宛平县界内,伯爵与百姓为何不可
视同仁?”
勋臣中有人兔死狐悲,看不惯方应物这清流文人强硬态度,开口道:“自古以来就有八议之道,永平伯可参议贵这
条,方大人何必在此咄咄逼人,自取其辱?”
方应物嗤笑声,讥讽道:“哪里来
糊涂人,也敢上庙堂论道?即便遵照议贵这条,那也是审理完罪名之后再上奏天子议处!如今案子未审,罪名未定,空口白牙
议什
议?”
又有人出面劝道:“圣人云,不为已甚,方大人何不宽解二?”
方应物扫视周围眼,朗声道:“诸公岂不知,
方应物并非圣人乎?而且也不敢自比圣人,所以这句话就免
,本县真
做不到!”
他秉公无私、勇于任事?反正今日可算是大开眼界,还是头次在朝会时见到这种事。
方应物这话端是正气凛然有理有据,作为太祖皇帝极其看重
亲民官,为民做主从理论上是天经地义
。
这让纠仪御史也感到深深蛋疼,御史秉持监察风宪大权,
举
动都必须要合乎道理,当着朝臣面前执法必须要有理论依据,不可能随意表态。
他低头想想大明律和大明会典,好像没有条文说伯爵犯法不受审,也没说不许县衙在朝会前捉拿人犯?
当初太祖爷大概也想不到会有亲民官拿着状子,跑到朝堂上来抓人罢?但要让方应物这样胡闹,又是有点不像话。
几番对答下来,再无人说话,或者说不知如何开口,这方应物太能堵人嘴
,简直就是演义里那个舌战群儒
诸葛亮再世!
其实能言善辩、善于引经据典人也不是没有,但大都是文臣。须知官官相护,文官也要帮着文官,看方应物收拾勋臣
热闹还来不及,何苦替
个武勋纨绔子弟出面?
此刻忽然锦衣卫官站在午门,高声喝道:“上谕!尔等
不过那边安小伯爷像是听到天大笑话,放肆地大笑几声,抬起手指着方应物嘲弄道:“你也就是个七品芝麻官,也敢捉拿
?”
方应物不为所动,冷静着听完,也抬起手指指自己胸前
补子图案说:“小伯爷看清楚
,本县是六品,谢谢。”
这个笑话很冷……却叫永平伯莫名大怒,感到自己被当成
蠢猪
般,他放下扯不开
牛皮索,劈手捉住
方应物
领口,喝道:“竖子安敢戏弄
!”
方应物厉声斥责道:“放手!本官乃宛平县正堂,你不过是治境内不肖纨绔,焉敢侵犯本县!”
此时有老成勋臣出来劝道:“诸君皆为朝臣,须得互存几分体面,有事慢慢相商,不要坏
脸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