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放在太宗文皇帝时期,肯定下旨批评几句永平伯,然后将方应物流放充军,若方应物再惹火些,说不定也要咔嚓掉;
若放在宣宗章皇帝时期,大概是要让英国公与都察院联席审理,然后审理结果裁定如何处置。
斗转星移,如今到成化年间,事情就变成“都察院查问、东厂坐听”
。不知从什
时候起,勋臣不得干预朝政就是
个规矩
,连声望最重
英国公被户部克扣
禄米也讨要不回来。
见微而知著,这可以说明文官和太监时代终究是要到来,而勋臣大都只能充当历史
看客
,并等待真正与国同休那
天
到来——对这个大
在旁人提点之下,顿时感到上方应物
当。方应物烧
只不过是“店铺”,但他砸
可是官府,两者根本就是不对等
!
其实对他这种勋贵身份,只要不公然扯旗造反,几乎什事情都是可大可小
,全看天子
念之间
变化。
安小伯爷自忖圣眷般,不是那种极其得宠
人物,便也只好求爷爷告奶奶
拉
批相熟
叔伯辈,然后联名上疏弹劾方应物并为自己辩解。奏疏中大骂方应物“依仗官势欺凌功勋之后,有损先帝优容勋臣之厚德,国体为之荡然无存。”
在前后脚功夫,勋臣这边奏疏和方应物
奏疏几乎同时送到
朝廷,两边态度针锋相对,引起
朝廷上下议论。
然后就是批文臣纷纷上疏,言辞更加激烈
斥责永平伯,要求朝廷从严处理。“永平伯安知幼失训诫,横行凶,bao,形同匪类。京师地面震动,黎庶惊愕不安,此非王化之地耶?若不严加处置,恐京师地面从此永不宁靖,陛下何以安居宫中?”
代表清流势力
开口,就仿佛是定
调子
般,朝臣士林之中再无人质疑方应物
,有何必要为
个上不
台面
永平伯而较真?
成化天子是个兴趣爱好极其广泛
人,他
精力是非常有限
,并非是每件朝政都能事无巨细
入他
眼(事实上除
军情和灾情大都不很关注)。文臣和勋臣两边大批奏疏打起口水战,这个动向作为近期热门,便不可避免
进入
天子
视野。
虽然天子圣德有亏很厌烦大臣闹事,但若这闹事对象不是自己,那就很好说话……如此便不偏不倚批道:“着都察院查问明白复奏,并东厂坐听。”
这道很平常旨意从宫中传
出来,有些朝臣顿时觉察到些许微妙之处。勋臣和文官起
严重冲突,却让都察院查问,可这都察院自身也是文官系统
……更微妙
是所有人仿佛都习以为常,没觉得太奇怪。
如果放在太祖高皇帝时期,肯定将永平伯与方应物两个无事生非、破坏和谐社会建设臣属
起咔嚓掉,或者全部流放充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