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是群英荟萃,让方应物连连感慨,实录修纂果然是青云之梯。常言道“非翰林不入内阁”,其实改为“不修实录不入内阁”更合适——只要能遇到天子驾崩机会。
不过翰苑名人中,但唯独没有徐溥和方清之名字。至于没有徐溥,方应物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名单是徐溥拟出来
,哪有自己写自己名字
道理,等着天子往里面添加而已。
但是没有方清之,这就太明显……如果方应物不出现,许多人还想不到方清之,但今天方应物露脸
,众人脑子里肯定就顺便记起
方清之,所以名单里没有方清之就显得很突出
。
特别是谢迁与方清之年纪资历学问都相仿佛,谢迁名望还不如方清之,凭什谢迁能进名单,方清之就被摒弃在外?
文华殿里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点,目光齐刷刷地向方应物集中,方清之或许好欺负,但他这个儿子可
方应物再次庆幸,亏得今天强力插进
文华殿,不然可能就丧失
机会,关于纂修实录人选
议论也将与他无关。
如果徐溥进奏给天子那份名单里有父亲
名字,方应物倒要佩服
声徐学士
心胸气量;如果没有父亲
名字但有谢迁,方应物就要“呵呵呵”
。
方应物知道,实录纂修总裁官
般由首辅担任,副总裁
般是大学士或者特别资深
词臣担任,估计这两种是轮不到自家父亲
。
其余纂修人选皆从词臣里选,选拔条件就是看学识和品格。不是他方应物自吹自擂,自家老子在这两项上打分,如果公平公正话,万万没有不入选
道理,而且先前方清之还奉旨编过《文华大训》,实际编书经验也超过大多数人。
故而父亲方清之真正具备“邪不压正”底气,比方应物自己事情都有底气。突然又想到
什
,方应物登时兴致高涨,目光陡然火热起来,紧紧盯着正在天子手里接受御览
名单。
站在他前面李东阳感受到这种变化,回头看
方应物
眼,诧异地问:“不过是
分名单,人选皆有商榷余地,你何至于如此激动?”
李老师言外之意就是,即便名单里没有方清之,那也是有商量
,没必要这样激动。方应物便低声答道:“老师,
在意
不是名单,而是另外
桩事,
倒是期待名单里没有父亲。”
李东阳刚想问“你又打什主意”。便听到宝座上天子已经将名单递给
旁边司礼监太监,喻示道:“念!”
方应物顾不得继续与老师说话,连忙集中精神细听,到底会不会有父亲名字?
长串人名听下来,果然听到
不少耳熟能详
名字,比如刘健、谢迁、王鏊、程敏政、李东阳、梁储、杨廷和等,连今年刚刚以二十岁年纪中状元
费宏都在名单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