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还惦记着无数网文里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脑残情节,轮到自己
定要斩草除根才能证明自己不是脑残。怎奈经验不足,想不出什
招数,于是找赵捕快商量。
赵捕快认定李佑有知县撑腰,有意讨好。便给出个主意,找个无名死尸丢到姚兴儿家门口,随后以查案为由便将谢老
送走朱老大人后,黄师爷将李佑叫过来仔细询问番,安抚道:“你且安心差事,就算没有老大人发话,
也是保得你
。”
师爷这话倒不是假,他陪着东家知县到任以来,
直使唤李佑办事。因李佑不似那些老差役*似鬼、滑如油,他办事用力,不偷懒耍滑(其实是被两顿板子打怕
),不谋私利(其实是年轻没经验,倒不是不想),让师爷用得十分顺心。以后也还用得到,哪肯让周县丞莫名其妙地打发走。
陈知县把谢老鸨传到县衙,问清事由,判她“弄权生事,掌嘴三十”。便有皂役噼里啪啦抽谢老鸨三十大嘴巴子赶
出去。周县丞对李佑
处置也被撤销
。
对于周县丞本人,陈知县没有任何表示。为衙役老鸨子这样
小人物根本不值得去做什
,毕竟同为朝廷命官,必须要留些体面,官官相护这个规矩可不是平白虚构
。
话说另头,李佑
《赠姚兴儿》这首歪诗,以最快
速度流行
起来,比之前
两首精品词热门多
。
时达到
“县内街头巷尾,但有人处,便有议论李诗者”
效果。
这诗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欢迎。调侃讽刺又是可望不可及
、嫖不起
名妓,充分满足
底层人民群众酸葡萄恶趣味心理。甚至产生
“李小衙役求欢被某名妓拒绝后恼羞成怒报复”
流言蜚语。
却说姚兴儿,以青楼才女形象闻名,然善泳者溺于水,却被李佑以文才(这个词值得商榷)重重击,形象大毁。这几日闭门谢客,传闻每天以泪洗面。这都不算什
,只要有人气能东山再起也不是什
不可能
事情。但最打击人
是,她那些相好
士人们也都不大登门
。
正在风头浪尖上,上门找姚兴儿,万被那小衙役知道
,再编两首歪诗传诵传诵怎
办?大家都是读书人,那还要不要脸
。再如果姚兴儿求你为她写诗词、造舆论和那衙役打擂台怎
办?赢
很丢人,因为你自降身份和
个市井之徒吵架;但输
更是丢人。所以还是暂且躲着吧。
更有恶毒人想,等过些日子姚兴儿必然自降身价,到时候十两银子能嫖好几次
,何苦现在巴巴地送银子去。
以前有几分借势自骄谢老鸨和姚兴儿事先绝对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那些能在县里呼风唤雨
所谓人脉,简直就是沙滩楼阁,连
个衙役都奈何不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