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阴剥阳也,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时也。
——欧阳修《易童子问》
庄大武望着那棵柳树横倒在田中,惊得说不出话。
他家原先只是个五等户,守着十几亩薄田穷苦度日。从他会走路起,便开始帮着爹娘做活儿,捡柴火、割猪草、拾牛粪……十二岁,便跟着爹下田,从早到晚,那苦累,把骨髓都能熬干。即便这样,仍是穷,穷得连说话都不敢太大声,怕声气用多
,肚子更易饿。
同是村人,有些却富得从面目到衣裳、吃食、器具、房宅,处处都闪着亮,亮得极刺眼。幼年时,庄大武最纳闷儿
是,村里那些上户人家
孩童,有时穿
并不是锦缎绫绸,和他
样是麻布,可那麻布穿在富家孩童
身上,偏就那般鲜洁细软。
他记得最清是,有年除夕,他娘去乡里草市上,用自家织
五双草鞋换到
小坨羊脂。回来后,去后边菜窖里,揭开草垫,剪
把新生出
韭黄,蒸
些韭饼。这韭黄是冬月最稀罕
菜,这
把拿到县里,至少值十几文钱。虽然窖里藏
有十来斤,他家
年也只敢吃这
回。每只韭饼里,只有几段韭黄。哪怕这样,韭饼上炉起蒸时,香气飘出来,飘得满院都是。庄大武咽着口水
直守在炉边,终于,娘揭开
笼盖,先夹
只出来给他吃。那韭饼极烫,险些掉到地上。他用两只手不停倒换,紧忙先咬
口,嘴也烫得不住吁气。可那韭饼真是香啊,香得连脑顶颅门都被穿透
般。
他娘拣八只韭饼,摞在粗瓷碟子里,用
块旧布包好,让他去东边邻村,送给外祖家。他
边吃着那热韭饼,
边小跑着过
短桥,穿过三槐王家
宅区。快到村东头时,手里
韭饼已经吃完。
群王家
孩童围在王豪家宅院前,两个老仆各端着个瓷盆,正在台阶上散发东西。其中
个老仆瞅见庄大武,笑着唤
他过去,也给他散
两样,
只热韭饼、
小块透亮
物事,亮晶晶、黄澄澄
。他大为意外,连谢都忘
。再看王家那些孩童,个个都穿得新崭崭、亮滑滑,他不敢停留,忙跑开
。
出村子,他才敢吃那韭饼。
口咬下去,他不由得惊唤
声,里头填满
韭黄,羊脂更是溢出来,流到下巴、前襟上。他历年吃过
韭饼加起来,也没有这
口畅足鲜肥。那
口,才让他真正尝到
何为富。
至于那块晶亮物事,他从没见过,便小心揣在怀里。把韭饼送到外祖家,回去后,他拿出那块物事给娘看,娘也不认得。倒是他祖母在
旁惊叹说:“莫不是糖霜?武儿,你舔
舔,甜不甜?”他伸舌小心舔
舔,果然极甜,比他娘用麦芽熬
甜饴要甜百倍,而且还有种说不出
香气。他祖母又连声念叨:“
年轻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