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像是论文刊登竞争样,能够刊登论文,也会有所竞争。
最好自然得以长篇大论,口气刊登八页,十页,二十页乃至三十页——有人刊登长,有人就要缩减篇幅,被节选成两页或者四页刊载论文每期都有,它们价值也被缩减到最低,只能简单说明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有兴趣同行往往要重新联系作者,才能弄清楚他究竟做什工作。
最惨是被缩减为通讯,也就是编辑用几句话说明这个研究,至于详细内容,请移步副刊或者其他期刊阅读。
如果脸皮够厚,几句话
不过,在场最多毕竟是生物系学生,“细胞”词传出来,聪明学生已经瞬间有联想。
只是联想结论太令人惊奇,才没有人喊出来罢。
“看本可以吗?”刘院长礼貌之极。
杨锐点头,拿最上面本《Cell》给刘院长,自己却是从下面抽本白皮书出来。
白皮是单行本,也就是只刊登杨锐篇论文小本子,他以前发表在国外数篇论文,也都得到这玩意。
眼睛直盯盯看着桌面。
杨锐依言将之取出来。
放在最上面刊物花里胡哨,但上方正中字体才是最重要——Cell!
四个字母,晃刘院长头晕眼花,接着,他整个人似乎都放出光来,眼神像是孩子样亮,且读道:“Cell!真是Cell!”
听声音,他比杨锐还要兴奋。
单行本是给论文作者扩散用,或者炫耀,或者分享学术成果,或者收藏纪念,用途广泛。
而它眼下最重要用途,是确定论文篇幅。
长文、短文还是几句话通讯,对于篇论文价值来说,天差地别,对于刊登于顶级期刊论文来说,再重要不过。
包括《细胞》、《自然》、《科学》在内顶级期刊,每期论文数量都有限制,就80年代来说,通常在十篇到十五篇以内,总页数浮动不超过10页。
但是,投稿作者,总是尽可能希望写长点。论文不是艺术作品,写越长自然说越清楚,越能表达作者原意。
事实上也是如此。杨锐寄送每篇论文,即使走些捷径,也是个实验接着个实验做出来,他知道自己付出什,会得到什。
刘院长就不样,对他来说,名大学生发表篇论文在顶级期刊,这就像是彩票中奖般令人高兴。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刘院长觉得自己就要肥起来。
“什东西?”大群不明真相群众悄声议论着。
“《细胞》是啥意思?国外寄来书?”有靠近,能看到书脊上文字,却也是没琢磨明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