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所,自从科研改革以后,就全是靠着学者们申请项目基金活着,可以说,包括刘院长奖金在内,都来自于重重项目奖金。
在这点上,杨锐已初显实力,蔡教授给60万元,只相当于内部签字费,接下来项目,则被众人期待已久。
发表过Cell学者申请国家级基金,又是北大人,大家关心只是能批下来多少问题。
而在声望方面,杨锐固然是比老教授们逊色,但
“?”
“以北大名义,您不是想搞这个北大和东大联合吗?署名也应该联合起来,并列第作者至少吧。北大唐集中实验室杨锐吧,以这个名义,争取到并列第作者,就参与,争取不到,还是做自己。”
“只参与前期准备就拿个并列第作者?”刘院长顿时为难起来。
“主要参与实验前期准备,后期也是可以参与咨询呗。”杨锐将问题留给刘院长,自个回去。
刘院长无可奈何,只好单方面联络东大方面,以学校名义沟通。
加藤再次提出合作想法。
杨锐没什表示,刘院长简直是欣喜若狂。
“答应他,答应他,答应他……”刘院长天三遍在杨锐身边转,笑像是圣诞节活鸡似。
“们身处两地,合作也只能做前期合作,没什意义。”杨锐勉力解释。
刘院长脸沉痛道:“那不是最好吗?你管它前期合作,后期合作,合作,这就可以拿出来宣传。你想想看,中日合作实验室。”
按道理来说,杨锐要求是高于标准,除非他知名度很高,是大犇级人物,否则,像是东大教授这样地位研究者,完全没必要将自己署名权丢出来。
也只有高级学校谈合作,才会释放个高顺位署名权。
然而,学校间合作,即使是临时合作,又哪有容易,尤其是跨国学校间合作,比两个人自己研究麻烦十倍百倍。
但杨锐坚持,刘院长就没办法。
大学就是这样子,有能力学者,虽然没有行政权力,权力却胜似行政干部。当然,能力是必须要表现出来,在80年代大学,最凸显能力首先就是经费,其次是声望。
“实验室才不挂这样牌子呢。”杨锐撇撇嘴。
“那就想宣传时候这宣传,不想宣传时候,随他去。”刘院长副开明人士姿态。
杨锐沉思片刻,道:“和他准备个实验前期工作也没什,要适合宣传,您就宣传。不过……”
刘院长正听抓耳挠腮,被个不过打断,急道:“不过什?”
“和他不认识,也不想给他做贡献,署名权方面,希望您能帮争取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