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杨锐都要哭出来!抓只小牛容易嘛!
……
归根结底,还是得校内排名和竞争,所以,这样规则就直延续下来,直到杨锐读研时候,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金额水涨船高。
到30年后,学校配个十万八万经费,最多不让省部级资金歧视,要想有利,还得二三十万。国家级资金要求当然更高,项目负责人先要有个七八十万省部级资金,才能在两百万国家级基金上占有优势。
这样规格,大部分学校都是玩不起。
而在1984年,杨锐五万元首期资金,也是妥妥独立实验室高规格,除北大清华能出得起这个钱,其他地方高校只有流着哈喇子羡慕份。
同样,杨锐拿出万元起始资金,对于科研组来说,不说高不可攀,也是高高在上。北大生物系里面,有半科研组起始资金拿不到这个数,而在北大以外地方高校,至少九成科研组没有万元起始资金。
在用钱砸人这条道路上,杨锐也算是找到自己重锤。
没几天功夫,杨锐离子通道实验室就收到满桌子简历,或者说,是履历表。
这些履历表,有是真人送来,有是寄送过来,最远来自云南……
风雨兼程六千里,实在让杨锐怀疑80年代人消息渠道。
而在堆履历表中,杨锐也如愿找到熟悉名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