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国人,太需要点点来自外界证明!
来来往往旅客哪里见过这样架势,个个也都不走,就站在大厅里等着看热闹,逼机场又得派人来维持秩序,简直是片乱象。
实际上,如果是抢在健力宝之前,发回这样报道,杨锐反而不会得到如此关注,毕竟,类似新闻是需要定发酵器。
哪怕是健力宝本身,也是等到奥运会被炒热,奥运代表团被炒热,才炒起健力宝。
只是杨锐回来时间实在凑巧,正是健力宝将冷未冷时间。
各个单位记者都知道人们喜欢看这样节目,在节操尚未掉净,还做不出全民假新闻年代,记者们就全都涌来机场。
团首选饮料。
其次,则是因为件偶然事件。
84年8月8日,日本《东京新闻》刊出特派记者专电:《中国靠“魔水”加快出击》。
这篇文章被翻译到中国以后,却是让健力宝获得“中国魔水”和“东方魔水”名号,健力宝也因此赢得巨大声誉。
而比起健力宝日本《东京新闻》,美国《纽约先锋报》在字头上并没有缺憾。
中午两点三十分。
飞机降落。
明媚阳光下,能看到反光镜头,混乱秩序,以及人们燥热脸。
1984年中国人,太需要阵强心剂!
1984年中国人,太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中国有希望!
而与健力宝特派记者专电相比,杨锐专访似乎棋高筹。
唯区别,在于健力宝有产品可贩卖,而杨锐本身并不是种商品。
即使如此,看到转载报纸,或者读到新闻记者们,还是“敏锐”发现杨锐所承载新闻价值。
周四清晨,北京机场到达大厅里,就挤满记者。
不仅有摄像机,摄影机和话筒,甚至有电视台直接占块地方,装上摇臂,他们是准备现场采访杨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