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回到沙发上,杨锐自己莫名苦笑起来。
他招人条件确实苛刻,然而,不如此苛刻是不行。
相比两个每周工作55个小时研究员,或者三个每周工作37个小时研究员,周110个小时全职研究员要强多,无论是研究连贯性,还是研究效率都会高多,而且也能充分利用编制。
另方面,给个人高薪也比给三个人低薪要划算多。杨锐准备做基因测序,稍微有点规模研究室都要几十上百人,规模再扩大点话,三五百人都不闲多,这样研究机构不像是工厂,是定不能养闲人,否则费用会高到无法想象,因为每名实验员都是要做实验,不熟练
开。有些人等年半载就如愿进入新单位,有人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到编制,或者编制被人抢,实在不行,就只好回旧单位,调职其实就等于是黄掉,好在所有人都是终身雇佣制,除非犯天大错误,否则,谁都开不谁。
苏帆听杨锐说是离子通道实验室,心就放下半,要是能调到北大,那自然是好上加好事。
不过,他也不是昨天才生下来,自然知道好事多磨道理,不禁道:“要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话,应该任谁都愿意吧。”
“但要每周工作110个小时,还要具备相应研究水平,就不那容易。”杨锐笑笑,道:“110个小时工作量,最少坚持三年,三年之后,你要不愿意做,咱们再谈工作安排,三年以内你不愿意做,那就别怪给你穿小鞋。”
苏帆眼皮跳跳。做科研其实还是受制于人,最主要威胁就是实验室和经费,尤其是搞自然科学,没有实验室和经费,就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用久,两三年时间,足够废掉个学者大半功力。
“能考虑下吗?”
“当然。好好考虑下吧,和家里人商量下,周工作110个小时,家里什事都管不着,家里人支持是不能少。”杨锐说着又道:“这边唯能做,就是多开些加班费和奖金,算下来,每个月多两百还是可能,另外,也尽量报销些发票什,每个月看再能多几百块不。”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杨锐完全不能调整薪资,就是加班费都不能多,反而是奖金管理松些,但也松不太多,最后还是要从报销发票这方面想办法,全国火车站里吆喝“发票”声,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里嫖娼“有发票”,都可以交给体制背锅。
几百块钱倒是让苏帆眉毛跳跳,如果真有这多钱话。家里人同意几率就大。
又具体说说文章问题,杨锐将苏帆送出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