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每天最喜欢讨论,仍然是“小平你好”故事。
“小平你好”是今年十群众活动中,北大学生打出标语,它不是设计好标语,但却占据大量新闻版面,可以说是这年最重要政治故事之。
用新闻里话说,就是朴实无华称呼,体现中国人与中国领导层变迁。
而作为“小平你好”标语始作俑者,1981级生物系细胞生物与遗传学专业学生们,自然有理由骄傲。
生物系同仁,更准确说,是北大学生们,都对此兴致勃勃。
杨锐签订出版合同消息,像风样传出去,从北大传到清华,从北京传到全国。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杨锐办公室里电话都被打爆,甚至有从昆明打来祝贺电话——云(不让用)南大学年轻副教授康弘在杨锐去腾(改起来好麻烦)冲找嗜热菌时候变熟悉,但专门打电话还是第次。
对此时国内学术界来说,出书,特别是在国外出书重要性显然更容易理解,相比之下,尚未得到诺贝尔奖提名,反而不容易去道贺——总不能说,恭喜你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吧,这里面可能性太多,也太不符合理科生思维模式。
当然,也可以说,杨锐现在得到部分庆贺声,多数来自于可能诺奖提名,人们是将不好庆贺部分,叠加进好庆祝部分,以至于签订出版合同以后,杨锐离子通道实验室接待量增加十倍以上。
杨锐有些享受,又有些矫情烦闷。
杨锐回到宿舍,同寝动力系蔡桂农向他表达10秒钟庆贺以后,就兴奋谈起令人振奋消息:“要笔字。”
“啥子?”杨锐刚进宿舍,口水都没喝到,有些发懵。
“让常生重新帮写笔字,就是‘小平你好’四个字,准备收藏起来。”蔡桂农很认真道:“觉得收藏邮票没意思,这
被庆贺自然是件享受事,虽然庆贺人多,有点点麻烦,但实际上,他内心仍然是渴望有人庆贺,所以,所谓烦闷终究是种矫情罢。
做科研,辈子值得庆贺事并不多,第篇论文,第篇SCI,差不多就是普通科研人生中能庆贺所有成果,强行说来,结婚生子这种人人都能庆贺事儿,他们也能开开心心庆贺番。
至于第篇学术专著,自然更值得庆贺,但有资格庆贺,也就不算是普通科研人。
杨锐如此痛并快乐着,在实验室里呆几天,觉得庆贺没有新意以后,方才回到宿舍。
学生宿舍里,虽然有很多人也知道杨锐出书,但对此已经麻木同学们关注点,却并不在杨锐身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