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拉着田兵在实验室里转圈,田兵就变眼热起来。
其实,他之前就来离子通道实验室来参观过,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有什资源,他也解七七八八。
所以,转圈以后,田兵忍不住问出自己最关心问题:“假如,意思是,假如到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来,能用哪些仪器?”
“公共仪器区仪器要申请,其他科研组内仪器,你要和科研组负责人商量,另外,会划拨些基础和常用仪器设备给你,大概三四万元人民币样子,另外给你20万元仪器置办费用,你选仪器,实验室会负责购买。”比起华锐实验室条件,离子通道实验室条件差不止个档次,但国家实验室就是这样,杨锐不管是实验室负责人也好,实验室主任也好,都不能真做到为所欲为,起码点,钱数是有限,时间也是有限,不可能有无限资金和所有人都围着你转科研模式。
这个条件,不仅比苏先凯等人得到差,甚至比起田兵自己实验室条件都好不太多。
苏先凯和范振龙也要花费更多功夫,才能从同事中脱颖而出。
比起许多事务性工作,做科研还是相对容易出头,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最容易出头,永远是经过多轮筛选之后佼佼者,就像是坐在杨锐面前田兵那样。
田兵和许正平类似,高考进入清华,努力学习并经过艰苦竞争,成功留校,从给教授们打边炉做起,步步自助教到讲师,从讲师到副教授,也算是在中国科研界登门入室,留下名字。
不过,到副教授,再想更进步就很难,在清华这种牛人聚集地方更不容易,尤其是田兵和许正平这样留校生,他们相对于地方院校引以为自豪文凭,比起如今大学里越来越多海归派,反而显弱势。
田兵在大学里挂靠在其他教授名下,受到限制比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要少,而他每年申请到经费也有数万元之多,若是去掉需要置办仪器费用话,至少在头年,两者之间研究经费是相当。
没有明显提高,让田兵不禁犹
尤其是海归博士们,用两年时间熟悉下环境,转眼就是副教授,实在让打拼多年本科老教授们情何以堪。
但国家政策就是如此,等出头大海龟,二等出头小海带,三等出头清北留,四等出头被枪打。
田兵不停做实验再做实验,以期得到超卓成果,晋升教授,从而将这条漫漫长路走到底——也是因为他有做研究天赋,他才能选这条路。
杨锐目标,则是向田兵展示出远胜于清华实验室条件。
兴建不到年离子通道实验室条件,自然是极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