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牛护士依旧期待着看到凌然这样医生。
扪心自问,真遇到
无比糟糕
事件
时候,牛护士也希望,能有这样
个医生,会为
自己得到百分之
生存机会而努力。
“准备镁和
再做组,或许就能行……
再坚持下子……
做心肺复苏,就是怀着最大期望,并常常看到最大
失望。
超长心肺复苏尤其如此。
100名接受超长心肺复苏患者,可能只有
个人能够恢复自主心跳,而要做200次
超长心肺复苏,才有可能遇到
个人苏醒过来。
牛护士立即执行,如果说,几个小时前,她还对凌然有所怀疑话,现在已经是转移成
佩服
。
做心肺复苏其实是件混杂着绝望和希望
事。
普通人做心肺复苏,连续5组,每组两分钟就很辛苦。
在些地方
执医考试中,心肺复苏都只需要做三组,后两组只要做口述模拟即可。也就是考虑到
考执医
学生们
体力问题。
但在现实中,单人完成个小时,乃至两个小时
心肺复苏
比比皆是。
“自主心律。”牛护士第时间喊
起来。
她做护士都有20多年,算起来,比在场某些医生
年龄都大,虽然持续1个小时以上
心肺复苏,她也很少见到,但不妨碍她对病人状态
认知。
这时候,大约是此病人最关键时间
。
吕文斌亦是稍稍振奋起来:”是QRs,有点宽……”
凌然默默点头,道:“摸下大动脉。”
但是,如果有200万人接受超长心肺复苏话,就会有1万人活着出院。
2000万例超长心肺复苏案例
话,则是10万人苏醒。
可是从另个方面来看,这种希望中
努力,往往酝酿着更大
失望。
到牛护士这个岁数,她已经不再期待着奇迹
。
按部就班完成每天
工作,救人则喜,失败亦不悲伤,到
回家
时候,将医院里
情绪,与白大褂
起丢下……
大部分医院,都会流传个某某医生持续做三十分钟或者四十分钟心肺复苏
故事。
这些故事,并不定是发生在某些身体强壮
医生身上
,更多
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在救命而无力惜身罢
。
坚持10分钟,也许就能救活……
再坚持五分钟,也许就能救活……
再做两组,两组以后就知道情况……
他自己手已经木掉
,怕是摸不出什
来。
凌然话音刚落,牛护士就扣住
病人
动脉:“很微弱。”
微弱也比没有好。
这个时间,平时完全不可接受身体状况,也都变成
好事情。
凌然继续开始胸外按压,并道:“再推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加15毫克地塞米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