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出资学校,向耶鲁大学那样命名乃是天经地义事情。他甚至有点怀疑,史高治之所以不愿意采用这样命名方式,是不想让他分享到太多名望。这样所大学,无论叫什名字,作为发起人史高治,因为他早已经声名赫赫,绝对不会被人淡忘,而自己可不样,如果在学校名字里没有自己,也许用不多久,就不会有几个人还记得这所大学出资人里面还有个自己。
最后,双方达成这样个妥协:拟议中大学叫做克里夫兰大学,这将是所综合性大学,大学分为两个主要分校,个偏向自然科学,个偏向人文科学。前者叫做麦克唐纳分校,后者叫做洛克菲勒分校。
在麦克唐纳分校下面将设置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而在洛克菲勒分校下面,暂时只有神学院和法学院,大约二十年后才又增加文学院和哲学院。
接着事情就是两样——建大楼,找大师。
民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有定道理,但也存在着过于看重“大师”而鄙视“大楼”倾向。事实上,至少在理科和工科方面,“大楼”所代表物质基础也是非常重要。设想下,如果连个最基础实验设备都没有,就算是把牛顿爵士从坟墓里挖出来,怕也是搞不出《自然哲学数学原理》这样成就。而且,随着科学不断进步,对于各种实验设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比如说,后世著名欧洲核子研究所,如果没有那些总长度超过27公里,耗电量堪比中等城市大型加速器,就绝对取得不那多科研成果。况且,没有“大楼”,“大师”也未见得就愿意来屈就。
对于史高治设想,克里夫兰市z.府当然是无比欢迎。在市z.府帮助下,史高治在伊利湖畔买下大片土地(这些土地都是公共土地,z.府只收取象征性费用。),开始克里夫兰大学建造。
至于大师,嗯,史高治立刻就想起现在不是正有位大师在英国混得郁郁不得志吗?他就是鼎鼎大名,嗯,你想错,怎可能是卡尔·马克思呢?学习他理论来帮助自己更有远见更有效率剥削是回事,请他当教授就是另码子事,那就意味着公然站到敌对阶级立场上。这怎能行呢?
史高治想到这位大师是麦克斯韦。这位奠定经典电磁学基础大师,并认为是堪与牛顿相提并论伟大科学家。这位大师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发表他划时代巨著《论电与磁》,也没有来得及获得世界性声誉,如今他正在伦敦国王学院担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上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