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或者,想打得跟别人不
样还容易,想打得跟自己不
样就难
。白天发愁
天,夜里掌着灯,端详着解好方
堆木料,
直端详到五更鸡叫,还无下手处。这时往往摇头感叹:“都说做官难,谁知当木匠比做官还难。”
延津人半夜从津河上走过,看到桥下老胡家还灯火通明,往往感叹:“老胡还没歇着。”
“老胡还在为当木匠发愁。”
老胡退位当木匠,县长就换成
小韩。小韩三十出头,嘴小,能塞进个花生豆,梳个背头,是燕京大学
毕业生。女人嘴小常见,男人嘴小就少见
。小韩是河北唐山人,
口唐山口音。在延津人听起来,湖南麻阳话和河北唐山话皆难懂,但相对而言,小韩
唐山话,还比老胡
麻阳话好懂些。正是因为这个好懂,给延津带来
麻烦。小韩
到延津,就对延津生
气。生气不是说延津民风不淳朴,延津被老胡调教
三十五年,已开始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或是过去
县衙成
木匠铺,里里外外皆是刨子花油漆味,呛着
小韩。而是小韩生来爱说话,小嘴不停;
天不吃饭死不
人,
天不说话就把人憋死
;每天断官司之余,爱给民众讲话。小韩
唐山口音大家又将就能听懂。小韩就更要讲
。小韩是延津
县长,本来啥时想讲,啥时就可以讲,但几场话讲下来,小韩对延津
民众彻底失
望。话是能听懂,但话里
意思听不懂。为
个懂字。小韩决心办
座民学。讲话先从学堂讲起,再普及民众。但当时
延津,除
乡下稀稀拉拉有几处私塾,县城竟没有
座学堂。老胡县令当
三十五年,只顾打桌椅板凳和箱子柜,倒把学堂
事给忘
。但现盖
座学堂,也不是件容易
事。盖学堂需要钱,延津是个穷县,急手现抓,
时哪里抓得来?就是现成有钱,没有
年半载
工夫,盖不起
座学堂。小韩等不得,只好因陋就简。延津有
个天主教教堂,能容三百来人做礼拜,天主教教堂
牧师是个意大利人,本名叫希门尼斯·歇尔·本斯普马基,中国名字叫詹善仆,延津人叫他“老詹”。小韩让人在教堂门口贴
张告示,教堂就变成
学堂。老詹跑到县z.府找小韩:“县长,你办民学
不反对;你没收教堂,上帝是不会答应
。”
小韩咂嘴:
“昨天跟上帝商量
,他说他同意。”
老詹:
“县长,这玩笑开不得,你要这弄,
到开封教会告你。”
天主教会,当时在中国还很有势力,官府也让三分,老詹以为这话会吓着小韩,没想到小韩拍下腿:“詹先生,
别
都怕,就不怕打官司,您快去快回,
在县衙等你。”
没想到小韩这刀,恰恰扎着
老詹
软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