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活,男主角则充分把握住这次性启蒙机会,夏天还没过完,就已经和女主角做六十次爱,这个情节让哈夫洛克先生和哈夫洛克太太看得目瞪口呆。男主角也享受到女主角所获大笔离婚安置费好处——他住在镶框店老板南汉普顿豪宅中,房子和沃恩夫人在琴酒路豪华住所极为相像。
虽然哈夫洛克太太被埃迪故事中性描写深深吸引,陷入烦乱之中,哈夫洛克先生——不负良师之名——却更关心埃迪写作质量。他确定埃迪早先项猜测:他故事有些地方写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真实,比如性方面细节、男孩与对他意味着切女人(可他觉得自己对她没那重要)夏季恋情、他对这段关系终将随季节结束阴沉预知——以及他对性不懈期待(期待过程几乎与做爱本身样激动人心)……这些内容读来确切可信,就像真样(埃迪清楚,它们就是真)。
但其他细节不太有说服力,比如埃迪笔下盲诗人,这个人物塑造得并不完整,他色情诗既无诗意,也不够色情——不过,沃恩夫人角色愤怒、她对色情诗和给她送诗倒霉作家助理反应……却是上好描写,听起来也很真实。(埃迪明白,这本来就是真。)
盲诗人、色情诗、玛丽恩和佩妮·皮尔斯混合而成女主角外貌都是埃迪编造出来。哈夫洛克先生和太太告诉他,女主角形象不够鲜明,他们“看”不到她。
虽然故事是自传性质,埃迪完全可以处理得真实可靠,但他也试图想象——去虚构、去创造——结果却总是不如记忆中情节有说服力,这对小说家而言是个严重限制!(当时他还是埃克塞特学生,意识不到究竟有多严重。)
最终,他作品虽然名气不大,但以文学性著称,并凭借这点赢得尊敬。然而,他永远没能像露丝·科尔那般撼动美国读者心灵,没能具备她那样驾驭语言能力,创设出庞杂丰富人物与情节——行文气势则更不如她。
即便如此,埃迪还是可以靠写小说为生,不能因为他不像切斯特顿评价狄更斯那样,具备“无须任何文化、传统、宗教、哲学或重要外国学派熏染助力,自然迸发出纯粹天才之火”,就全然否定他作为小说家价值。
尽管埃迪·奥哈尔绝非狄更斯那种不世出天才(拿切斯特顿评语来赞美露丝·科尔也是过誉),至少他作品能够出版。
关键在于:埃迪只写他熟悉自传体小说——翻来覆去都是围绕同样主题说事,而且,虽然下笔谨慎(文风简洁明晰),对于时间和地点绝对忠诚(人物真实虚假看便知),但他作品缺乏想象力,或者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